-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基因毒性杂质基本信息
基因毒性杂质介绍
基因毒性杂质文件
二、ICH M7介绍及实例讨论
M7适用范围介绍
基因毒性杂质评估及分类
基因毒性杂质控制策略
三、问题讨论
;基因毒性杂质基本信息;什么是基因毒性杂质;致癌物分成两大类:
1、遗传毒性致癌物,通过化学键合直接破坏遗传物质产生致癌性;
2、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通过遗传物质外的间接机制引起致癌作用( 如促进细胞过度增殖等)。
;常见的基因毒性物质;为什么研究基因毒性杂质呀?;;甲磺酸奈非那非(维拉赛特锭)事件后续;哪些化合物是基因毒性杂质;哪些化合物是基因毒性杂质—警示结构;基因毒性杂质基本信息;遗传毒性杂质指南:控制,检验和风险评估;有关基因毒性杂质的指南;FDA
2008年12月正式签发:原料药和成品药中遗传毒性和致癌性杂质,推荐方法 (2008) 。
继EMEA指南发表的适用于美国的文件,内容和EMEA指南基本一致
主要内容包括:
原料药和制剂中的基因毒性杂质生成的预防办法
基因毒性杂质的分析方法、处理方法和减少方法
上市申请和临床研究申请的可接受限度
草药原料药和制剂中基因毒性杂质评估指南;有关基因毒性杂质的指南;二、ICH M7介绍及实例讨论; 情景;上市后变更---原料药研发、生产和控制 ;上市后变更---制剂研发、生产和控制 ;上市后变更---临床使用 ;以下类型的原料药和制剂:生物/生物技术制品、肽类、寡核苷酸、放射药物、发酵产品、草药制品和动物或植物来源的粗品
本指南不适用于ICH S9中所定义的晚期癌症指征用原料药和制剂。
不适用于已上市药物中使用的辅料、调味剂、着色剂和香料。
不适用于药物包材中的可浸出杂质。如果辅料首次使用,且是化学合成的,则本指南适用。;二、ICH M7介绍及实例讨论;第1类:已知的、具有基因毒性(突变性)和致癌性的杂质;基因毒性杂质分类及控制;B.N.Ames等经十余年努力,于1975年建立并完善的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亦称Ames试验)。
原理: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组氨酸营养缺陷型(his-)菌株,在含微量组氨酸的培养基中,一般只能分裂几次,形成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的微菌落。受诱变剂作用后,大量细胞发生回复突变,自行合成组氨酸,发育成肉眼可见的菌落。;Ames试验(埃姆斯实验)---污染物致突变性检测;决策路线图---杂质的分类、验证和风险评估;基因毒性杂质的限度计算:;1、具有阳性致癌数据的诱变杂质(第1类)---计算可接受摄入量( AI);相关概念介绍- M7 Addendum中AI介绍;M7 Addendum中使用AI计算的10种化合物;黄曲霉毒素(1402-68-2):基本结构为二呋喃环和香豆素,该类目前已经鉴定出12种。;其他致癌性已知杂质的毒性计算---亚硝胺、苯并芘;毒理学关注门槛TTC法(第2/3类)---ICHM7中主要介绍方法;低于生命周期(LTL)暴露;单个杂质可以接受的摄入量时间剂量关系;短于生命周期的可接受摄入量;不同治疗时长举例;LTL应用于临床阶段和已上市药物的情况--临床阶段
;LTL应用于临床阶段和已上市药物的情况---已上市药物;在短期服用时,第1类,以及有特定阈值的也可以按上述的比例进行调整(临床阶段和已上市),或限制不超过0.1%(ICH 3A),取低者
例如,如果一个特定化合物的可接受服用量为终生暴露期15μg/天,在短于终生时长暴露时的限度(表2)可以增加至100μg(1-10年治疗进长),200μg(1-12月)或1200μg(1个月)。但是,对于具有最大日服用剂量的药物,例如,100mg,则1个月时长的可接受日服用剂量应受限于0.1%(500μg),而不是1200μg。 ;多个杂质的可接受日总摄入量 ;多个杂质的可接受日总摄入量---举例 ;相关概念介绍- M7 Addendum中PDE介绍;相关概念介绍- M7 Addendum中PDE介绍;举例说明M7 Addendum---羟胺(RSM项目涉及);M7 Addendum 给出的解释为:;采用PDE计算值为2ug/天,和AI计算法是不一样的;ICH Q3C 附录3---PDE计算;F3:短期接触急性毒性研究的可变系数。
=1 研究时间至少为动物寿命一半(鼠、兔1年,猫、
狗、猴7年)
=1 器官形成的整个过程的生殖研究。
=2 啮齿动物6个月或者非啮齿动物3.5年的研究
=5 啮齿动物3个月或者非啮齿动物2年的研究
=10 更短的研究时间
F4:用于产生严重毒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