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应用文写作课件第二章行政公文课件.ppt

北师大版应用文写作课件第二章行政公文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行政公文 第六节 函与批复 二、批复 行文指引 (二)结构和写法 批复的结构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组成。 1.标题 (1)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也可加上回复对象。持肯定或否定态度的批复,直接在标题中标明“同意”或“不同意”的字眼。 如:《国务院关于同意蚌埠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试行方案给安徽省人民政府的批复》。 (2)事由+文种 如:《关于同意中文系举办秘书培训班的批复》 (3)发文机关+请示标题+文种 如:《××公司对〈关于制作2007年公司台历、挂历的请示〉的批复》 2.主送机关 批复的主送机关即请示的发文机关 第二章 行政公文 第六节 函与批复 二、批复 行文指引 (二)结构和写法 批复的结构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组成。 3.正文 批复的正文一般由导语、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1)导语 引叙来文。如“你省《关于×××的请示》(××〔2007〕5号)收悉”。 常用惯用语“经研究,现批复如下”过渡下文 (2)主体 表明同意或不同意的态度,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希望或要求。 内容多的分条款写 (3)结语 常用“此复”、“特此批复”、“此复,希执行”等结语。 有的也省去结语 第二章 行政公文 第六节 函与批复 二、批复 行文指引  (三)写作要求 1.掌握请示,逐一答复 2.态度鲜明,意见具体 3.批复及时,用语准确 第二章 行政公文 第六节 函与批复 二、批复 病文诊断 [病例]: 关于几个问题的答复 ××边防检查站: 对你站的多次请示,作如下答复: 一、原则批准你站建立××××××。(略) 二、你站提出试行“关于违反××××规定的惩罚办法”最好不执行,因为这个办法违反上级有关文件精神。 三、今年你站要盖礼堂一座,并准备开辟对外营业的影剧院,有利于活跃当地军民的文化生活,批准你们的请示。 四、同意你站“关于开展学习技术攻坚能手×××同志活动”的请求。×××同志属尽职守,事迹感人,应大力宣传。 ×××边防局(印章) 二○○四年×月×日 [评析]:  这则请示主要存问题: 1.工作效率低,批复不迅速; 2.态度暧昧,语言模糊,依据不明,政策性不强; 3.主观臆断,没有针对性。 第二章 行政公文 第六节 函与批复 知识看台 “批复”的历史由来    “批复”是由古代的文书“批”演化而来。徐望之《公牍通论》指出:“批,示也。谓判决是非以示之也”,“批为裁答人民呈读之文。”“批”作为公文名称始于唐朝。起初唐朝皇帝对臣下奏疏表示可否用“批”,也叫“批答”。到了唐玄宗李隆基之时,设置翰林侍诏,掌管四方“批答”。宋、明时代因袭之。清朝用于官署之间,地方行政长官对下属的请示的回答称之为“批”。北洋军阀时代亦如此。国民党政府时规定“批”的用法是:“各机关对于人民陈请事项,分别准驳时用之。”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新公文程式》中,也有“批答”文种。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发布的《公文处理暂行办法》,第一次正式提出“批复”这一公文文种各称,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一直沿续使用。 第二章 行政公文 第六节 函与批复 实训演练 一、判断题 1.在一定情况下,函可以用“请示”代替。 ( ) 2.请求批准的函用批复作答。 ( ) 3.便函相当于一封书信,所不同的是便函必须有发文字号。 ( ) 4.既然函的撰写和印刷相对来说不象其他公文那样严格,那么其范围大小不必拘泥于“一文一事”。 ( ) 5.关于报送省教育厅今年招生工作情况汇报的函。 ( ) 6.省教育厅拟撰文请省人事厅同意该厅×××等5人为工作人员,应该用函这一文种。 ( ) 7.向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的公文,用“请示”。 ( ) 8.某县教育局行文请求县财政局增拨希望工程资金,应该使用的文种是函。 ( ) 第二章 行政公文 第六节 函与批复 实训演练 一、判断题 9.某集团公司拟行文到某大学了解本公司员工进修情况,应该使用函行文。 ( ) 10.函的语言表达非常讲究,必须礼貌、得体、尊重对方,一般不用“必须”“应该”“注意“等指示性语言。( ) 11.批复应一文一事。( ) 12.不同意请示事项的批复,可不用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 13.如果同意下级单位的请示

文档评论(0)

444885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1121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