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__农业博物馆里的发现.pptVIP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__农业博物馆里的发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全世界667种主要栽培植物中,起源于我国的有136种,占20%以上。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农作物最多的国家。 想一想,种植、养殖的技术发明,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二、农业工具的演变 农具材质 使用方式 生产效率 原始农具 石、骨 人力 低 农具 材质 使用 方式 生产 效率 原始农具 传统农具(铁制农具) 石、骨 人力 低 铁 人力 畜力 较高 农具 材质 使用 方式 生产 效率 原始农具 传统农具(铁制农具) 现代农具 (机械) 石、骨 人力 低 铁 人力 畜力 较高 农业机械 燃油 电力 很高 三、农学思想的初绽 农时:农作物的播种、管理、收获都有一定的时段,就把它叫做“农时”。 关于农业的书:《农政全书》、《齐民要术》、《吕氏春秋》。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农耕的出现以及种植、养殖技术的发明对人类产生的积极影响。 2、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农具的发明和演变以及传统农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发挥的重要作用。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农耕的出现以及种植、养殖技术的发明对人类产生的积极影响。 2、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农具的发明和演变以及传统农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发挥的重要作用。 农业博物馆里的发现 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下册 一、远古农业的出现 中国农业博物馆 这里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博物馆。 它坐落在北京市东三环北路16号,五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全国农业展览馆内,属北京市朝阳区。 馆内苍松翠柏,繁花绿草,与回廊楼阁、碧瓦朱檐交相辉映,环境十分幽雅。具有西式仿古建筑特色的十座展厅分布其间,是北京市的“园林式单位”。   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文物标本1万多件,其中珍贵的农业文物2000多件,传统农具2000多件,土壤标本123个亚类、230多件,馆藏图书、古籍50000余册,保存各种图片一万多幅。 原始人的食物有哪些? 他们如何得到食物? 原始人面临的问题: 季节变化 水灾、火灾等天然灾害 食物不充足 自己耕作、种植、养殖,才能获得稳固的食物来源。 农耕的出现 我们的祖先最初是靠采集食物和猎取动物,逐渐学会了用火,吃熟食。进而发现了种子落地会发芽、生长、结出果实,吃不完的猎物可以饲养起来,从无意到有意,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逐渐形成了第一个生产部门——农业。 关于农耕的出现,有许多古老的传说。 炎帝发明农耕 后稷教稼 神农的传说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远古人民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他发明制作木耒(lěi)、木耜(sì),教会人民农业生产。反映中国原始时代由采集渔猎向农耕生产进步的情况。 神农氏除了发明农耕技术外,还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 传说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几乎是全透明的,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见,还能看得见吃进去的东西。 那时候,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神农为此决心尝遍百草,能食用的放在身体左边的袋子里,介绍给别人吃,用作药用;不能够食用的就放在身体的右边袋子里,提醒人们注意不可以食用。 后稷播种百谷 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sè),开创了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 相传距现在约四千多年前,炎帝后裔有邰氏的女儿名叫姜螈,因心里不舒服经常外出散步。有一天,她偶然发现地面上有一个巨人足迹,觉得好奇,有意踏上去,后来就怀孕生子。 人们认为这个无父亲的孩子是个“不祥之物”,就把他抛弃了三次,先后扔在小巷、冰河和森林里,奇怪的是每次都有牛羊、飞鸟和人相救。姜螈认为他是个神孩,就又抱回养育,起名叫“弃”。 弃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从小就喜欢农艺,在母亲姜螈的教诲下很快掌握了农业知识。他看到人们仅仅靠打猎维持生活,食物太单调,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心里非常难过,就决心想个办法来保证人类能生存下去。

文档评论(0)

550008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