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软件测试基础、流程与规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等价类:某个输入域的集合,在这个集合中每个输入条件都是等效的,如果其中一个的输入不能导致问题发生,那么集合中其它输入条件进行测试也不可能发现错误。 有效等价类:有效等价类是程序规格说明有意义,合理的输入数据, 无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是程序规格说明无意义,不合理的输入数据。 * 在当今社会,软件系统越来越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从商业应用(比如银行系统)到消费产品(比如汽车)各个领域。然而,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软件并没有按照预期进行工作。软件的不正确执行可能会导致许多问题,包括资金、时间和商业信誉等的损失,甚至导致人员的伤亡。 * 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error, mistake),因此在由人设计的程序代码或文档中也会引入缺陷(defect, fault, bug)。当存在缺陷的代码被执行时,系统就可能无法实现期望的功能(或者实现了未期望的功能),从而引起软件失效(failure)。 产生缺陷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人们本身容易犯错误、时间的压力、复杂的代码、复杂的系统架构、技术的革新、以及/或者许多系统之间的交互等。 失效也可能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例如:辐射、电磁场和污染等都有可能引起固件中的故障,或者由于硬件环境的改变而影响软件的执行。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程序Bug——烧糊的蛾子一枚。 1947年,哈佛大学的计算机哈佛二代(Harvard Mark II)突然停止了运行,程序员们费尽周折找到了这具虫子尸体,程序错误从此被称作Bug。 原来,哈佛二代当时还没有二极管和晶体管,它是一部继电器计算机,无数个喀哒作响的电磁开关在其中运作。当开关断开的时候会有电弧发出闪光,于是这只妖蛾子奋不顾身地飞了上去,用节肢动物的鲜血开辟了脊索动物的Debug史,从此名垂千古,永远地保存在了华盛顿的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中 * * 在一般人的理解当中,测试活动只包含了运行测试,也就是执行软件。但实际上这只是测试的一部分,而不是测试的所有活动。 测试活动包含了测试执行之前和之后的一些活动,包括计划和控制、选择测试条件、设计和执行测试用例、检查测试结果、评估出口准则、报告测试过程及被测系统、在一个测试阶段完成后要进行测试结束或总结工作。测试同时也包括文档的评审(包括源代码)和执行静态分析。 * * 2001年,软件“产品质量”国际标准ISO 9126定义的软件质量包括“内部质量”、“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三部分。也就是说,“软件满足规定或潜在用户需求的能力”要从软件在内部、外部和使用中表现来衡量。 可以根据测试中所发现的缺陷,对软件功能和非功能性需求以及特性(例如:可靠性、可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进行度量,从而评估软件质量。 * 按开发阶段划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按测试实施组织划分为:开发方测试(α测试)、用户测试(β测试)、第三方测试。 按测试技术将软件测试划分为:白盒测试、黑盒测试、灰盒测试。 * 测试 的目的是找出存在的错误,而调试的目的是定位错误并修改程序以修正错误。测试是调试之后的活动。测试和调试的目标、方法和思路都有所不同。测试 是从一个已知条件开始,使用预先定义的过程,有预知的结果。调试从一个未知的条件开始,结束过程不可预计。测试过程可以实现设计,进度可实现确定。调试不能描述过程或持续时间。 调试和测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动态测试可以发现由于软件缺陷引起的失效。而调试是一种发现,分析,清除引起失效原因的开发活动,随后由测试员进行的再测试是为了确认修改的代码已经解决了失效问题。每个活动的职责是截然不同的,即测试员进行测试,开发人员进行调试。 * 分析开发与测试关系 特点:V模型是瀑布模型的延伸,其开发各阶段结构清晰,软件开发与测试分离 作用:早期的软件开发模型,能够明确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适用于小型软件项目的开发。 局限:测试在编码后,软件缺陷发现的较晚,修复成本较高。 * * 特点:W模型是V模型的延伸,加强了V模型中各个阶段的测试,并将开发与测试同步。 作用:针对各个阶段进行监控,能够较早的发现软件中的缺陷。 局限:同V模型一样,仍将需求至编码阶段作为串行实施,前后依赖较强,不利于变更 * 特点:较早发现软件中的缺陷,能够适应软件项目的动态变更。 作用:将软件测试过程贯穿于整个项目周期,各阶段测试按层次进行,并且测试过程可循环实施。 局限:前期投入较大,各阶段交互时间较长,变更频繁也对软件产品质量构成威胁 * * H模型可以认为是迭代模型 特点:该模型左半部分是针对程序片段进行相互分离后进行频繁的交接,最后合成可执行程序;右半部分即对生成的可执行程序进行测试,同时有针对性进行各种测试。 作用:能够节约时间,较早发现软件产品的缺陷 局限:前期的拆分过多,对测试人员要求较高,

文档评论(0)

339910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