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遗传学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非中断杂交实验
一、实验结果
1、B?G各培养基菌落数生长情况
表一:B?G各培养基菌落数生长情况
板号
阳性
阴性
不确定
阳性菌落数目
重组频率
B
28
71
2
29
0.29
C
32
66.5
3
33.5
0.335
D
24
74
4
26
0.26
E
18
79
6
21
0.21
F
41
56.5
5
43.5
0.435
G
27
71
4
29
0.29
【注】
(1)为减少实验误差,同一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由三个人各数一次,最后取平均值得出结果;
(2)阳性菌落数及重组率计算公式:
阳性菌落数=阳性+1/2不确定菌落数 重组频率=每种选择培养基上的阳性菌落数/点种的总菌落数×100%
(3)由上表一可得,将重组频率从大到小排列,板号顺序为FCGBDE。
2、B?G各培养基中阳性菌落数与基因重组率对应关系:
表二:B?G各培养基基因重组结果对照表
培养基板号
F
C
G
B
D
E
基因
lac
ade
gal
arg
trp
his
重组率
0.435
0.335
0.29
0.29
0.26
0.21
由表二可以得出arg,ade,trp,his,lac,gal从近到远的排列顺序为: lac-ade-gal-arg-trp –his;
供体菌上基因从近到远的顺序为lac-ade-gal-trp-arg-his。 经试验确认全部大肠杆菌染色体要将基因全部转入到受体菌内需要100min,但由于转移过程中各种条件的影响,接合过程往往不时发生中中断,完整染色体进入受体菌的机会很少;而lac基因距离原点最近,所以最先转入。随着时间的增长,DNA链变长则容易断裂,举例原点远的基因转入受体菌群的难度增加,所以距离原点最远的his基因基因导入的最少,重组频率最低。
3、由表二数据作大肠杆菌连锁基因图如下图所示
图1:实验得到的大肠杆菌连锁基因图 图2:大肠杆菌的遗传图示
实验所得大肠杆菌基因顺序:lac-ade-gal-arg-trp –his, 由图谱所得的基因顺序为:lac-purE-gal-trp-his-arg。
对比大肠杆菌的基因顺序,实验所得的gal与arg的重组频率都为0.29,重组频率相等;而arg基因与his基因顺序相反。而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阳性菌落数及基因重组率相差不大,一个阳性菌落数为26,另一个为21,而实验中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较大,也有可能在阳性菌落计数时出现误差,导致试验结果与理论值不符合。
由图可见,前面的基因相对位置都较为符合,而后面的基因因为太远,这种计算方法不是那么适合,实验结果不是很理想。
4、周三下午组、全年级以及历年非中断杂交实验结果:
表三:周三下午组全班非中断杂交实验结果
板号
组号
B
C
D
E
F
G
板号排序
一
23.50
30.50
20.25
9.83
46.13
25.00
FCGBDE
二
32.58
41.57
22.19
16.85
60.39
25.28
FCBGDE
三
42.24
36.05
28.49
16.28
50.20
29.85
FBCGDE
四
29.00
32.50
26.00
21.00
43.50
29.00
FCGBDE
五
22.00
37.00
31.00
21.85
66.00
30.00
FCGDBE
六
26.25
54.00
35.50
32.50
87.50
48.00
FCGDEB
平均值
29.86
35.52
25.59
17.16
53.24
27.83
FCBGDE
由表三可以得出,全班同学所做的结果F培养基所代表的的lac基因的重组率最高,是距离远点最近的基因;C培养基所代表的的ade基因大多也相同;但是各小组B培养基所代表的的arg基因的位置相差较大,而理论上B培养基所代表的的arg基因是距离远点最远的基因,我们班实验结果与理论值位置相差较大,分析原因可能是B培养基配制出现了问题。
表四:2013级全年级非中断杂交实验结果
板号 班次
B
C
D
E
F
G
板号排序
周三上午
18
35
28
28
45
30
FCGDEB
周三下午
30
36
26
17
53
28
FCBGDE
周四上午
10
46
45
19
59
42
FCDGEB
周四下午
17.08
42.13
38.29
20.25
67.63
38.29
FCDGEB\FCGDEB
全年级结果
18.63
39.64
34.25
21.11
56.42
34.62
FCGDEB
由表四可得,本班同学与全年级实验所得的结果比较可以得出:F培养基所代表的的lac基因是距离远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物业提供托管服务方案.docx VIP
- 四年级上册写字帖(可打印).pdf VIP
- 临床试验CRC培训.pptx VIP
- 2025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工程创优图例与实用指南2.0版_部分1.pdf VIP
- 2025年医疗护理员考核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精益生产(经典)PPT课件.ppt VIP
- Command-CMO-CMANOE7_Command用户手册_Command中文版.docx VIP
- 桥梁工程监理实施细则范本(全套,共252页)[详细].doc VIP
- T∕CACM 1096-2018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熏蒸.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