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运动与内外力.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地质作用: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相互关系 内力作用 地球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内力作用形成高山盆地,外力作用把高山削低洼地填平,两者同时进行,一般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 外力作用 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性质方向 概念 结果 关系 水平运动 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 使地壳物质弯曲变形,常形成巨大褶皱山系,有的断裂张开,形成裂谷或海洋 相伴发生,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升降运动(垂直运动) 沿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 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下沉,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边界类型 示意图 明显地形 实例 生长边界 海岭 大陆 东非大裂 谷、红海 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 高大山脉高原 青藏原、 喜马拉雅 山脉 大陆板块 大洋板块 洋中岛弧海沟 马里亚纳 群岛及海沟 大陆板块 大洋板块 俯冲角小 俯冲角大 海岸山脉海沟 安第斯山脉 秘鲁、智利 海沟 陆缘岛弧海沟 太平洋西部的海沟、岛弧链 岩石的组成:化学元素---→矿物---→岩石 ⑴岩浆岩——岩浆在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岩石。 ·侵入岩——花岗岩;火成岩(喷出岩)——玄武岩、流纹岩。 ⑵沉积岩——岩石经过风化、侵蚀形成砾石、沙子、泥土;再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经过压紧固结作用形成的岩石。 ·按沉积物的颗粒大小,沉积岩可分为砾岩、砂岩、页岩等;有的沉积岩是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如石灰岩。 ·沉积岩的重要特征是:层理构造和含有化石。∴地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其地理意义有:①确定岩层的顺序和时代。②了解地壳的变化过程。 ③推知岩石沉积时的环境特征。 例1:石灰岩→珊瑚礁组成→珊瑚生长→温暖广阔的浅海。 例2:植物化石和含煤层→陆地上,茂密的森林→湿热的气候。 例3:四川盆地紫红色砂岩-------是气温较高的氧化环境。 例4:柴达木盆地有煤、石油、石膏、钾盐------曾有过气候温暖湿润的时代,形成煤、石油;以后气候变干燥,形成石膏、钾盐。 ⑶变质岩——已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使原来岩石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 ·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砂岩变质成石英岩;页岩变质成板岩。 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地形的概念: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 (2)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类 型 高 度 地表起伏特征 平原 一般在200m 地表平坦、起伏较小 高原 一般海拔较高 绝对高度大、相对高度小地区 丘陵 海拔500m以下,相对高度100 地形起伏、坡度较缓 山地 海拔500m以上,相对高度100 地表起伏大 盆地 无一定高度 四周高中间低 有的山地呈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方向延伸很长,叫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在成因上有联系的一系列山脉总称为山系,最突出的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和科迪勒拉山系。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分布的地区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叫山区 (3)七大洲地形特色 地形特点:一般从海拔、起势起伏、地形的种类和分布等方面说明 欧洲: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平均海拔最低 七大洲 七 大 洲 地 形 特 色 南极洲:冰雪覆盖、海拔最高的大洲 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三大地形区 南美洲:西部山地、山脉以东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澳大利亚: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复杂:亚洲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区面积广、平均海拔次于南极洲 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 海底地形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 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① 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如图 ② 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 ③ 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项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 ④ 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由于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故断层处常

文档评论(0)

linyin199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