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包含答案解析).docxVIP

人教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包含答案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2 2页,共 =sectionpages 2 2页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钱穆先生认为:“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据此,下列“现实”与“制度变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 ) A. 西周灭亡——秦朝郡县制 B. 秦朝灭亡——汉初郡国并行制 C. 藩镇割据——唐朝三省六部制 D. 丞相擅权——明朝内阁制 清人总结说:“有明一代粃政多端…如王振、刘瑾、魏忠贤之流,俱以司礼监秉笔生杀予夺,为所欲为。遂致阿柄下移,干纲不振。”材料所反映的明代宦官乱权的制度前提是(  ) A. 废丞相,权分六部 B. 六部代替皇帝批红 C. 设内阁,票拟御旨 D. 殿阁大学士的设置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 A.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B. 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C. 设内阁,使其成为新的决策机关 D. 设军机处取代内阁,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若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雍正帝穿越到2014?年畅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明太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君主专制顶峰的梦想。”你认为他们的言论与史实相符的有几位(  ) A. 1?位 B. 2?位 C. 3?位 D. 4?位 如图中的“华表”,源于尧舜时期的“谤木”。相传尧舜时于交通要道竖立木牌,让人们在上面写谏言。《淮南子?主术训》记载:“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夏朝中期“谤木”的设置地点由交通要道移至宫室之旁。“谤木”几经变化,逐渐演变为“华表”,明永乐年间建于天安门,其含义也变成“华饰屋之外表”了。由“谤木”到“华表”的演变见证了(  ) A. 选官制度的变化 B. 专制统治的加强 C. 监察体制的完善 D. 建筑艺术的进步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 ) A. 政府的主要形式不是君主制 B. 内阁掌握着行政大权 C. 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 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康熙在评论明朝政治得失时处处都显得小心翼翼,对其制度、文化的态度也相对温和。康熙的评论与是时士人的反思与检讨相比较,其主要分歧在于,前者坚守明太祖开创的政治传统,而后者却欲重返历代君主、尤其是明太祖“施暴”前的“三代之?治这反映出康熙(  ) A. 重视历史经验总结 B. 反对儒家的历史文化 C. 与士人的矛盾尖锐 D. 坚持专制主义的立场 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 A. 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 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C. 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 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经验。下列史实中,发生在清朝的是 与吐蕃和亲、设置羁縻府州 B. 修筑长城,建立完善的防御体系 C. 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及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D. 册封达赖、班禅并设置驻藏大臣 阅读下表,解读有误的是 ( ) 时间 康熙亲征噶尔丹概略 1690年 康熙为对付噶尔丹,在中俄谈判中采取退让政策,退让到中俄以额尔古纳河为界 1691年 康熙“驾出塞,于独石口外多伦受喀尔喀各汗、台吉之朝,以其三部三十七旗”,旗内土地由各级喀尔喀贵族世袭 1695年 噶尔丹“大言借俄罗斯鸟枪兵六万”,将大举内犯,康熙率中路军出塞,中路军包括八旗满兵、汉军火器营和绿营兵等,与其他两路夹攻噶尔丹,取得昭莫多战役胜利 1697年 康熙复渡黄河至宁夏,命马思哈、费扬古两路进兵。噶尔丹“左右亲信先后望风款附,密向导大兵深入。又策妄阿布坦(噶尔丹之侄)拥劲兵伏阿尔泰山,将擒以献功。噶尔丹自知人叛天亡,旦夕必就俘,遂仰药死” ? ①康熙大胆重用汉将,主要利用汉军力量平叛 ? ②康熙笼络漠北蒙古,军事打击漠西蒙古势力 ? ③噶尔丹分裂清朝疆土,众叛亲离,毙命于昭莫多 ? ④噶尔丹势力的瓦解推动了《尼布楚条约》的签署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文档评论(0)

gl5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