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请你分析这两尊佛像的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生活方式汉族化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冯太后主持了前期改革 孝文帝进行了后期的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分为哪两个阶段? 一、卓有成效的新制 特 点: 冯太后主持,创建新制度 措 施: 俸禄制 均田制 三长制 租调制 改革前 ⑴官吏原无俸禄,靠等级在战争获得财物人口。 ⑵地方官吏只要上缴一定数量的实物就可以肆意搜刮百姓。 ⑶贪污成风。 改革后 ⑴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自筹。 ⑵惩治贪污。 ⑶吏治有所好转。 俸禄制 政府控制大量无主荒地。 改革内容: 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 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土地不得买卖。 实质: 改革前提: 均田制 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无地少地农民得到土地,提高积极性;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改革后 (影响) 均田制 均田制的局限性: 虽然能抑制土地兼并,但没有触动地主土地私有制,所以土地占有不均状况仍然存在。 均田制 探究1 : 如果你是北魏的一个农民,你全家可以分到多少土地?又有多少土地归你家所有?其实质是什么?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 …牛一头,受田三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 … …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 ──《资治通鉴》 露田 男:40亩 女:20亩 禁 国家所有 桑田 男:20亩 农民所有 改革前 改革后 宗主 北魏政权 农民 改革内容:设邻、里、党三长,直属州郡。 农民 北魏政权 影响: 三长制 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北魏政权怎么知道多少农民分到了土地,又怎么向他们征税、征发徭役兵役呢? 影响: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 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 租(缴纳粮食) 调(缴纳绢帛) 原因:赋税征收混乱,农民负担重; 赋税征收有序,农民负担减轻 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 政府交纳粟二石,帛 或布一匹 租调制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⑷推行租调制 北方社会经济好转 ⑶设立三长制 ⑵推行均田制 吏治有所好转 1.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2.措施及影响: 一、改革前期——卓有成效的新制 ⑴制定俸禄制 一、改革前期——卓有成效的新制 ⑷推行租调制 ⑶设立三长制 ⑵推行均田制 1.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2.措施及影响: ⑴制定俸禄制 配合 后期:孝文帝主持,实行汉化 490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亲政。改革进入第二个阶段 二、设巧计迁都洛阳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孝文帝为迁都洛阳提出了哪些理由?你认为,这些理由是否可以成立? 迁都洛阳 材料:史书记载,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拔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 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和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拔澄的回答是:“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学思之窗]P37 材料:史书记载,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拔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 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和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拔澄的回答是:“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1.孝文帝自身的原因。 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教养之下,深受汉族文化影响,认为鲜卑族必须学习汉族文化才能巩固政权,统一南北。 2.平城不宜为都。 3.洛阳的优势。 (1)政治:长期为北魏都城,保守势力大,不利改革。 (2)经济:周围多为游牧区,耕地少,粮食产量有限。 (3)军事:北方出现强大少数民族柔然族,威胁其安全。 (4)地理:位置偏北,不能充分吸收汉族的文化制度,不利于 对中原的统治。 (1)曾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的都城,自古以来就是黄河流域政治文化中心。 (2)周围地区农业发达,能给大都市提供充足的粮食。 :“平城草木丰盛,牛羊成群,气候不冷不热,而洛阳夏季酷热难耐,为什么要迁到洛阳去呢?” :“我是个大奴隶主,在平城有豪华的宅院,大量 的地产,还有众多的奴隶,生活的很好,不能迁都。” :“我们平城周围多数是鲜卑人,而洛阳周围多数是汉人,语言不统一,多别扭。

文档评论(0)

2001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