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体寄生虫学 麻醉1班 于一凡 向建斌 姚远 ⒈刚地弓形虫⒉节肢动物 生活史过程中主要阶段有:滋养体、包囊(或假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 1 滋养体 寄生于中间宿主的有核细胞内,是假包囊内速殖子和包囊内缓殖子的统称; 2 包囊 在宿主的免疫功能正常情况下,组织内弓形虫繁殖速度较慢,形成球形或近球 形包囊 3 卵囊 ⑴圆形或椭圆形,具两层光滑透明的囊壁,其内充满均匀小颗粒。 ⑵成熟卵囊内含2个孢子囊,分别含有4个新月形的子孢子。 4 裂殖体 裂殖子形如新月状,前尖后钝,较滋养体为小。 5 配子体 配子体有雌雄之分。雌配子体呈圆形,成熟后发育为雌配子,核染成深红色,较大,胞质深蓝色;雄配子体量较少,其两端尖细。 生 活 史 要 点 1. 感染阶段 卵囊、假包囊、包囊 2. 感染方式 卵囊—经口 假包囊、包囊—经口或皮肤破口、胎盘 3. 两种宿主 终宿主—猫和猫科动物 中间宿主—人、动物(猪、牛、羊、鼠等) 4. 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猫和猫科动物 无性生殖—人和动物(包括猫) 致 病 1 致病机制 弓形虫的致病作用与虫株毒力、宿主的免疫状态有关。 (1)虫株的毒力 强毒株 弱毒株 (2)宿主的免疫状态 弓形虫为机会性致病原虫。 免疫功能正常:弓形虫在体内的繁殖速度较慢,形成包囊,宿主一般无临床表现(隐性感染)。 免疫功能异常:弓形虫在体内的繁殖速度较快,形成假包囊,并使被寄生的有核细胞破裂,释放出滋养体及新陈代谢产物(毒素),侵犯并损伤新的宿主细胞,宿主出现临床。 2 临床表现 (1)先天性弓形虫病 母亲怀孕期间将体内感染的弓形虫经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的疾患。 对优生优育构成严重威胁。 (2)获得性弓形虫病 食入包囊、卵囊,或速殖子经皮肤、黏膜侵入而感染。 1)免疫力正常受染者:多为隐性感染,感染者一般无症状。弓形虫在细胞内寄生,以包囊的形式出现,局部可有慢性炎症。 2)免疫力低下受染者出现急性弓形虫病,可引起: 淋巴结炎 弓形虫脑炎 弓形虫眼病 肝炎、肌炎、心肌炎、肺炎等。 致 病 1 病原学检查 涂片染色法:取患者的体液或活组织穿刺物涂片,经吉姆萨染液染色后查滋养体,但阳性率不高。 动物接种:涂片染色法检查结果为阴性者,取剩余体液或活组织穿刺物,接种易感动物,一周后剖杀,取腹腔液镜检。 细胞培养法:取上述样本进行细胞培养,检查滋养体。 2 血清学检查 3 影像学诊断 X线或CT等可显示脑部病变 流行环节 (1)传染源:猫及其他猫科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而猫则为重要传染源;其次为家畜(猪、牛、羊)、家禽(鸡鸭等)。 (2)传播途径:口、胎盘、皮肤。 (3)易感人群 1 流行 2 防治 (1)治疗病人:乙胺嘧啶、磺胺类药物联合使用,孕妇应使用螺旋霉素治疗。 (2)加强对动物的管理和肉类的检疫。 (3)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一、医学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 躯体分节,左右对称,具分节的附肢; 体表骨骼化,由甲壳质和醌单宁蛋白组成,亦称外骨骼; 循环系统开放式,整个循环系统的主体称为血腔,内含血淋巴; 发育史大多经历蜕皮和变态。 二、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类的危害 (一) 直接危害 1. 骚扰和吸血 蚊、白蛉、虱等许多昆虫都可叮刺吸血。 2. 螫刺和毒害 有些种类有毒腺、毒毛可将毒液注入人体。 3. 超敏反应 医学节肢动物的唾液、分泌物、排泄物可引起变态反应。 4. 寄生 蝇蛆、疥螨和蠕形螨等均可寄生人体。 间接危害 (二) 医学节肢动物携带病原体,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按其传播过程中与节肢动物媒介的关系可分为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 1.机械性传播 医学节肢动物对病原体仅起着携带、输送的作用。如蝇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排泄物等将病原体机械性地从一个宿主传给另一个宿主。机械性传播的病原体不涉及病原体在媒介体内的发育和繁殖的生物学过程。 2.生物性传播 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经历发育和(或)繁殖的阶段,是完成其生活史或传播中不可缺少的过程。根据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的发育与繁殖情况,将病原体与媒介节肢动物的关系分为: 发育式 繁殖式 发育繁殖式 经卵传递式 病例分析?患者,女性,34 岁。因反复乱语、行为异常2 年,诊断精神分裂症, 予抗精神病药治疗,但病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近2 周来再次发作,言语混乱、行为异常而入院治疗。患者2 年前因丧偶心情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