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XX县XX河项目区XX河小流域初步设计
1 -
1.基本情况
1.1自然条件
1.1.1流域概况
XX河小流域位于XX县城南部,距县城26公里,在喜河库区左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08°08′~108°14′,北纬32°52′~32°57′。流域内主要包括汉江右岸的赵家沟、汉阴沟、南沟河、荒山沟、邓才沟和风沟共7条支沟以及汉江干流右岸9km的江岸,除风沟直接汇入汉江外,其它五条支沟均汇入XX河,XX河在后柳镇群英村进入汉江喜河库区。流域总面积49.74km2,水土流失面积29.23km2,占总面积的58.8%。主要治理区地处南部巴山区,在人口较集中的沟边、公路旁,海拔高程在340m—1381m之间,相对高差1041m。
1.1.2 地质、地貌
⑴地质
XX河小流域在我县水土保持区划中划分在巴山中度流失区。地质构造为巴山大断层属杨子地台边缘,构造以褶皱为主,裂隙发育。山顶普遍剥蚀严重但比较平缓。裸露岩石较多,土薄石厚,岩石破碎。出露岩性主要有黑云母片麻岩、石英岩、花岗岩和硅质岩。
⑵地貌
XX河小流域地处汉江下游喜河库区上游,地貌类型为巴山山系,山峦迭嶂,沟坡纵横,沟壑交错,沟谷外窄内宽,流域地势呈东西走向,西北高东南低,山体比较宽厚,山顶较为平缓,山势多呈浑圆形山脊,坡脚多出现局部山间坝子和宽阔河谷。
沟内地形起伏较大,山坡自然坡度在5°—60°之间。小流域内土地总面积49.74km2,其中坡度小于5°的土地面积397hm2,只占总面积8%;坡度5° ~15°的土地面积 422 hm2,占总面积8.5%;坡度15°~25°的土地面积 1212hm2,占总面积24.4%;坡度25°~35°的土地面积 1818hm2,占总面积36.6%;坡度大于35°的土地面积1125hm2,占总面积22.5%。XX河小流域地面坡度组成见表1-1。
表1-1 XX河小流域地面坡度组成表
土地 总面积 (km2)
坡 度 组 成
5°
5°~15°
15°~25°
25°~35°
35°
面积 (hm2)
占比例 (%)
面积 (hm2)
占比例 (%)
面积 (hm2)
占比例 (%)
面积 (hm2)
占比例 (%)
面积 (hm2)
占比例 (%)
4974
397
8.0
422
8.5
1212
24.4
1818
36.6
1125
22.5
1.1.3 土壤、植被
⑴土壤
根据XX县农业局土壤测肥实验报告,XX河小流域土壤类型主要有水稻土、黄棕壤、棕壤三类。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河、沟两岸的河漫滩阶地上(一级阶地),是本流域的高产农业土壤,PH值为6.5,土层厚度大于70cm,水稻土中有机质如氮、磷、钾含量丰富,土壤养分结构合理,适宜水稻生长;黄棕壤分布在沟、河两岸(二级阶地)的梯坪地及缓坡(10°—15°)耕地上,是主要旱作物和林、草宜生土壤,PH值在7左右,土壤中氮、磷、钾含量仅次于稻田,但高于陡坡耕地,土层厚度20—50cm;棕壤分布在流域的支毛沟内,其氮、磷、钾含量低于水稻土,但也适合水稻生长,产量低于主沟、河道两岸的河滩地稻田,土层厚度15~40cm。土壤多呈中性至弱酸性,通透性能较好,土壤质地以壤土层居多,保水、供肥能力较差,有机质含量中等,肥力基础较好,土壤保肥性总体属中等水平。山体裸露岩体较多,地块零散,夹杂分布较多的坡积土,因此,土壤的理化性状较好,适宜各类植物和农作物生长。详见表1-2。
表1-2 XX河小流域土壤理化性状表
土壤
类型
平均土层厚度(cm)
土壤容重(t/m3)
土 壤 养 分 含 量
PH值
有机质(%)
全氮(%)
速效氮(ppm)
全钾(%)
速效钾(ppm)
全磷(%)
速效磷(ppm)
黄棕壤
50
1.3
1.55
0.18
85
1.52
50~150
0.11
6.42~8.17
7
水稻土
70
1.28
1.85
0.15
77.5
1.65
85.00
0.12
7.80
6.5
⑵植被
XX河小流域内没有规模性的连片森林,近年在XX县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蚕桑大县、旅游兴县、城市靓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指导下,兴桑养蚕、新农村建设示范等项目相继在部分村、组试点实施,村落、民居、沟边营造了一些美化环境、发展庭院经济的四旁林,在公路边划定了一些退耕还林封禁区,流域内现有植被类型多样,山上主要为灌木林和针叶、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以人工栽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QE工作思路与规划.pptx
- 2024年(高级)政工师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docx
- 2024铁路工程投资控制系统操作手册.pdf VIP
- 临床诊断与治疗.ppt VIP
- 22 2024年香港华夏杯四年级竞赛初赛数学试卷.docx VIP
-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pdf VIP
- 王杰:腾讯游戏SRE在复杂异构业务中的云原生服务实践.pdf VIP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5四川九河环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宜宾市新绿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批第二次员工招聘2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蒙德IMS-MF流伺服驱动器使用说明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