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和城市的改革》课件-岳麓版.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到1998年底,全国个体工商户达3120户,私营企业136万家,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达7832万,创造工业产值达11813亿元,实现社会消费零售额12839亿元,向国家纳税700多亿元。 根据以上材料说说个体、民营企业兴起的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于什么时候召开?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意义? 内容: 1.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政治上:停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作出的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组织上:会议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意义: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2、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经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为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第10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乡镇企业的崛起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 四、民营企业的勃兴 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以后,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一种什么经济体制?这种体制有何弊端? 男劳力上工带扑克。 女劳力上工带纳鞋。 头遍哨子不买账,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的特点: 一曰大,二曰公。大,人多(几千户、一万户、几万户),地多,综合经营,工农商学兵,农林牧副渔三大,人多势众,办不到的事情就可以办到;大,好管,好纳入计划。公,就是比合作社更要社会主义,把资本主义残余(如自留地、自留牲口) 都可以逐步搞掉。房屋鸡鸭,房前屋后的小树,目前还是自己的,将来也要公有,人民公社要兴办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全体劳动妇女都可以得到解放。 美妙的世界:社会物质极大的丰富,人们的道德极其崇高。大家在一起轻松快乐地劳动,尽情享受这应有尽有的共同财富吃得是大米白面、鸡鸭鱼肉,穿得是尼龙、狐皮大衣,住的是楼上楼下,有电灯电话,出门还有汽车…… 原因: ①在十年建设时期,在农村形成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经济管理高度集中,分配中搞平均主义,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 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高速度发展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③到1978年,中国仍有亿万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严重影响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为什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先在安徽凤阳县搞起来? 泥巴房, 泥巴床, 泥巴囤里没有粮; 一日三餐喝稀汤, 正月出门去逃荒。 ——1978年的《凤阳花鼓》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在会上,队长严俊昌特别强调,“我们分田到户,瞒上不瞒下,不准向任何人透露。”1978年,这个举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壮举。 1979年10月,小岗村打谷场上一片金黄,经计量,当年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从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来,在关于农村的文字中,“包产到户”是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也是常被质疑和批判的。即使在小岗村获得丰收的1979年,批评“包产到户”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见课本第48面) 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一次重要谈话中公开肯定了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当时国务院主管农业的副总理万里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这一举动表示的支持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农村改革势在必行。 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

文档评论(0)

2001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