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纳米,有时也会带来伤害。 不少专家对纳米概念的炒作表示出担心。纳米技术可能出现负效果,纳米材料是非常小的微粒,如果应用不得当, 比如在一些药物中任意应用,也可能突破人体内的一些屏障,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伤害。 课题组曾在一项中药研究项目中提出纳米的方向,但有专家表示疑虑:这种药材需要做到那么细吗?具体微小到什么程度能有最好疗效?……这些都值得商榷。全面看待纳米技术带来的技术进步和可能出现的弊端,表明人们对纳米技术的认识更加理性、成熟。 皮教授的观点与近日英国科学家针对纳米危害提出的一份报告的观点相近。该报告呼吁重视这种微粒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建议规范和检验纳米产品,把纳米产品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目前的问题是,人们不清楚人造纳米微粒及纳米管被人体吸入、通过皮肤吸收及在环境中蓄积,会给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什么危害。他强调,目前国内对纳米产品的监控还是一片空白,对于涉及到普通市民安全的纳米产品,人们对应当怎样防护考虑得还不够。纳米技术是美好的,但我们应该把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降到最低,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步发挥纳米技术的应用潜力,为人类造福。 纳米科技·历程 ·1959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预言,人类可以用小的机器制作更小的机器,最后将变成根据人类意愿,逐个地排列原子,制造产品,这是关于纳米技术最早的梦想。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开始从不同角度提出有关纳米科技的构想,1974年,科学家唐尼古奇最早使用纳米技术一词描述精密机械加工。 ·1982年,科学家发明研究纳米的重要工具——扫描隧道显微镜,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对纳米科技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 ·1991年,碳纳米管被人类发现,它的质量是相同体积钢的六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100倍,成为纳米技术研究的热点。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莫利教授认为,碳纳米管将是未来最佳纤维的首选材料,也将被广泛用于超微导线、超微开关以及纳米级电子线路等。 ·1993年,继198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搬走原子团“写”下斯坦福大学英文名字、1990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在镍表面用36个氙原子排出“IBM”之后,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自如地操纵原子成功写出“中国”二字,标志着我国开始在国际纳米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1999年,巴西和美国科学家在进行碳纳米管实验时发明了世界上最小的“秤”,它能够称量十亿分之一克的物体,即相当于一个病毒的重量;此后不久,德国科学家研制出能称量单个原子重量的秤,打破了美国和巴西科学家联合创造的纪录。 ·到1999年,纳米技术逐步走向市场,全年纳米产品的营业额达到500亿美元。近年来,一些国家纷纷制定相关战略或者计划,投入巨资抢占纳米技术战略高地。 在“超级纤维”领域实力不弱的我国科学家近年来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并于今年7月取得突破。西安交通大学朱长纯教授率领的小组采用新的技术途径,引导碳纳米管有序、定向生长在导电的硅片衬底上,并进而研制出功能完备的场发射像素管,因纯度高,有序性好,场发 射性能也大大提高,在碳纳米管平板显示器的实用化进程中做出了中国人的独特贡献。 和传统显示器比,这种显示器不仅体积小,重量轻,大大省电,显示质量好,而且响应时间仅为几微秒,从零下45度到零上85度都能正常工作,因此拥有极广阔的潜在市场前景。 碳纳米管可制成极好的微细探针和导线、性能颇佳的加强材料、理想的储氢材料。它使壁挂电视进一步成为可能,并在将来可能替代硅芯片的纳米芯片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从而引发计算机行业革命。 人们一直希望自己的衣料能像荷花般出污泥而不染,现在这种梦想已由中国科学家实现。2000年9月27日,中科院化学所专家宣布研制成功一种不粘油污、不粘水的新型纳米材料——超双疏性界面材料。使用这种材料的纺织品和建材,不用洗涤,也不沾染油污。这标志着中国在纳米材料研制方面的又一新突破。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大约相当于几十个原子的长度。科学家发现,当材料组成的精度达到纳米级时,物质就能表现出一些新特性,从而为新材料的产生创造条件。最具有说明性的例子就是,改变碳原子的排列结构,能把廉价的石墨变成价值连城的钻石。因此,纳米技术是当今各国科技界竞争的焦点。 电阻 超导转变 超导临界 TC 超导磁悬浮 1~100nm . . . 电阻为零 电能 超导磁悬浮 . . 延展性 硬度 弹性 绝缘体 半导体 导体 三极管 二极管 材 料 常见材料 半导体材料 探索新材料 应用 超导材料 纳米 材料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