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机械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齿轮传动;第十章 齿轮传动;1.优缺点 优点: 1)传动效率高  可达η=99%。在常用的机械传动中,齿轮传动的效率为最高; 2)结构紧凑  与带传动、链传动相比,在同样的使用条件下,齿轮传动所需的空间一般较小; 3)工作可靠,寿命长 4)传动比稳定 无论是平均值还是瞬时值。这也是齿轮传动获得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5)功率和速度适用范围很广等。 缺点: 1)制造、安装精度要求较高(专用机床和刀具加工); 2)精度低时,噪音、振动较大; 3)不适于中心距a较大两轴间传动; 4)制造、使用及维护的费用较高。;(2)按齿线形状分 直齿、斜齿、曲线齿(人字齿);直齿圆柱齿轮机构;齿轮齿条传动;外啮合齿轮传动;内啮合圆柱齿轮机构;人字齿;直齿圆锥齿轮机构;(一)失效形式:;;;提高轮齿的抗疲劳折断能力的措施: 1)增大齿根过渡曲线半径及消除加工刀痕; 2)增大轴及支承的刚性,使轮齿接触线上受载较为均匀; 3)采用合适的热处理方法使齿芯具有足够的韧性; 4)采用喷丸、滚压等工艺措施对齿根表层进行强化处理。 ;2.齿面磨损 磨粒磨损 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防止或减轻磨粒磨损的主要措施: 1)提高齿面硬度; 2)降低表面粗糙度值; 3)降低滑动系数; 4)注意润滑油的清洁和定期更换等。;3. 齿面点蚀 发生在润滑良好的闭式传动,特别是在软齿面上更容易发生。 在节线附近靠近齿根部分的表面上。;;4.齿面胶合 高速重载→高温→齿面胶合 低速重载→不易形成油膜→冷焊粘着 防止或减轻齿面胶合的主要措施: 1)采用抗胶合能力强的润滑油; 2)在润滑油中加入极压添加剂等。;;5.塑性变形 在过大的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塑性变形,一般发生在软齿面上。 齿面塑性变形:滚压塑变、锤击塑变 主动轮在节线附近形成:凹槽 从动轮在节线附近形成:凸脊 防止或减轻齿面塑性流动的主要措施: 1)提高齿面硬度; 2)采用粘度较大的或加有极压添加剂的润滑油。;;;(二)设计准则 保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以免发生齿根折断。 保证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以免发生齿面点蚀。 由实践得知: 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以保证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为主。 闭式硬齿面或开式齿轮传动,以保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为主。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主要由模数决定。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主要由直径决定。;计算准则 目前设计一般使用的齿轮传动时,通常只按保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及保证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两项准则进行计算。 1)闭式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分度圆直径及其主要几何参数(d、b等)--------再齿轮齿根的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但齿面较硬时,按齿根的弯曲疲劳强度设计----------再对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校核。 当有短时过载时,还应进行静强度计算。 对于高速大功率的齿轮传动,还应进行抗胶合计算。 2)在开式齿轮传动中,以保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作为设计准则,为延长开式(半开式)齿轮传动寿命,可适当加大模数。;(一)常用的齿轮材料;2.铸铁 如:HT200~HT350、QT500-5等 应用于工作平稳,速度较低,功率不大的场合。;(二)齿轮材料的选用原则 1)齿轮材料必须满足工作条件的要求,如强度、寿命、可靠性、经济性等; 2)应考虑齿轮尺寸的大小,毛坯成型方法及热处理和制造工艺; 3)正火碳钢只能用于载荷平稳或轻度冲击下;调质碳钢可用于中等冲击载荷下; 4)合金钢常用于高速、重载并有冲击的场合; 5)飞行器中的齿轮传动,要求齿轮尺寸小,应采用表面硬化处理的高强度合金钢; 6)钢制软齿面齿轮,其配对两轮齿面的硬度差应保持在30~50HBS或更多。;齿面硬度匹配;计算载荷pca;(一)使用系数KA 考虑动力机和工作机的运转特性、联轴器的缓冲性能等外部因素引起的动载荷而引入的系数。 表10-2 (二)动载系数Kv 考虑齿轮副在啮合过程中因啮合误差和运转速度而引起的内部附加动载荷的系数。 当基圆齿距Pb1=Pb2时正确啮合。 ; 当Pb2Pb1,后一对齿轮未进入啮合区就开始接触,产生动载荷。 当Pb1Pb2,则前一对齿将脱开啮合时,后一对齿虽已进入啮合区,但尚未接触,而要待前一对齿离开正确啮合区一段距离后,后一对齿才开始啮合→产生冲击。 所以当主动轮ω1为常数时,从动轮瞬时角速度ω2将忽大忽小,从而产生附近动载荷。 为了减小动载荷,采用修缘齿。 图10-8;(四)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β 考虑轴的弯曲、扭转变形、轴承、支座弹性变形及制造和装配误差而引起的沿齿宽方向载荷分布不均匀的影响。

文档评论(0)

339910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