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怎样培养语感
湖北省襄樊市谷城县庙滩镇中心学校 周颜青 蒋大军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接的整体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品读语言文字的能力呢?
一多种“读”的形式中感悟
读能发展儿童思维,培养儿童语感,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让学生接触语言文字,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有时唱读、有时顿读;有时齐读、有时个读;有时感情朗读、有时表演朗读…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声情并茂,读得入格入情,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动听的声音信息,直接作用于学生听觉。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朗读中“忆”,在朗读中“想”,从而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
二多种品析中领悟
语言实践是形成和发展语感的唯一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启发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认知和经历,努力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从字、词、句、段中品出语言的原汁原味。
1品段落
文章中有些段落用得气势磅礴,新颖别致。可通过反复朗读、不断比较来品味其美感,体会作者语言运用的功力。如朱自清的《春》中:“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这三个自成体系的段落,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天”比作“娃娃、小姑娘、青年”,分别突出春天的“新、美、力”,使春天像人一样具备了生命的动力可以生长,具备了青春的美丽可以展示,具备了充沛的体力可以奉献,春天带领人们走向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三个段落又构成排比,增强了气势,从不同角度强调了春天的新鲜、美丽和活力,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学生比较了三个段落后,一定会品味出作者笔下春天的魅力,一定会对语言文字的品读运用有所感悟。
2品词句
课文中有些词句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可通过反复揣摩、品赏挖掘其隐含意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锤炼学生的语感,使其领悟。如《春》中有这么一句。“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句写野花的多,遍地都是,“散”字使野花有了人的情趣,好似做游戏一般,充满了童真童趣。更妙的是比做“眼睛、星星,还眨呀眨的。明写野花的多,难以数清,暗写了阳光和柔风。若没有阳光的照耀和反射,怎么会像眼睛、星星这样有光的东西;若没有柔风的清拂,又怎会眨呀眨的,有了动态美。学生领略了词语的韵味后,再读课文,一定会品味出作者用词的精妙,对品读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3品字眼
好的诗文总有一些精妙的字眼,让学生仔细品味,能品味出作者的内心世界,能品味出个性化的理解。例如《春》中:“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两个后补短语写出了树叶绿的程度和小草青的程度,一个“亮”字和一个“逼”字写出了作者在春雨中漫步的情景,写出了作者看到经雨水洗涤后的树叶和小草的欣喜之情,因为在他的眼前展现的是一个清新的洁净的世界。学生在品读时,重读“亮”、“逼”二字,即可读出这种欣喜的情态。学生在读中倾注了自己对语句内涵的切身体验和个性理解,品读能力的发展指日可待。
三在训练中提高
学生的语感培养需要长期训练,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使获得的语感不断强化。教学中,可通过对词和句的扩展训练,对课文内容的扩展训练来达到这一目标。譬如可让学生对《春》中最后三段进行扩展训练,让他们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在扩展训练中强化“练”,练中突出“实”字,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一定会得到巩固和提高。
文学语言的个性化品读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鉴赏文学作品,必须由语言入手。联系语境展开联想是品读语言的根本原则和总的方法。针对不同的语料,我们又可以采用不同的具体方法。
一、推敲字词法
文学语言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极富表现力。作家创作时特别注重炼字炼意的技巧。我们在阅读时要联系全文,反复咀嚼品味那些含义深刻隽永、表达形象生动、情味浓郁的字词,特别是一篇之眼和一句之眼。如读刘禹锡的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我们可以抓住“相和”“无风”“未磨”细细品味,展开联想:秋天的夜晚,明月高悬,湖面无风,水平如镜,潋滟湖光与清凉的月色辉映成趣,明月如水水如天。意境静谧朦胧,美不胜收。读莫泊桑的《项链》,“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抓住一个“也”字,便可以化平凡为神奇,透视玛蒂尔德满是委屈的内心世界,把握她爱慕虚荣的心理和悲剧的性格。
二、品味修辞法
修辞方法不仅本身有一定的表达作用,而且往往能给语言附上形象性和抒情性。把握修辞格的内容、用法并联系文章所描绘的对象、渲染的气氛、作者的情感倾向、文体特点等来体会其表达作用,有助于披文入情。贾平凹的美文:“这个地方花朵是太少了,颜色全被女人占去;石头是太少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 《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成本管理的应用案例研究—以A公司为例》11000字.docx
- 人教版劳动教育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例1》课时教学设计.docx VIP
- 集成运放的基础知识.ppt VIP
- 人教PEP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课件.pptx
- 《万里长城简介》课件.ppt VIP
- 新疆某公司水产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全国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图形化编程模拟题库试题含答案.docx
- 政协领导干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的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