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6
宁波大红鹰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所在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
班 级
12环艺(1)班
姓 名
项征、曾晓敏、吴煌、严依琳
学 号
1251100528、1251120602、
1251120528、1251120534
指导教师
王鹏
合作导师
2015年 9 月 24 日
关于仿生在环境设计中应用的文献综述
摘要:仿生技术是物与自然的一种深化和融合,从大自然中汲取美学、技术,广泛地运用到各个领域,它作为一种设计理念,早已潜移默化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其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与我们的关系最为密切,它能提高我们生活的内容、质量,是尊重自然发展、树立环保意识地另一种方式,在全球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匮乏的今天,更彰显了仿生设计的意义和分量。
关 键 词:仿生 环境设计 海洋馆
一、仿生设计的概念
仿生技术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仿生设计通过具体可感可知的坚实物质形态,模仿流线型运动、有机形态等,创造出亲近自然、充满人性味道的产品、建筑。仿生设计也注重机械和形态特征的研究,注重节能新材料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大自然物竞天择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积累了许多可用于设计的经验教训。因此在概念创新的环境设计中采用生物研究,一定要考虑可持续的设计原则。仿生设计——这一特殊的设计手段,仿佛给放松和宁静的环境,注入了一道“魂”,使环境更加灵动、充满活力,引人注目。
二、仿生设计的优势及价值
在建筑仿生设计中,功能仿生与形式仿生是最常见的。它从自然生命和物质中汲取灵感,使建筑布局更具新意,外型或内部构造呈现出非凡的亲和力。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从蟹壳中获取无穷灵感,设计了闻名于世的朗香教堂。朗香教堂的平面呈现出模拟人的耳朵的形态,它也象征着上帝可以倾听基督教徒的祈祷。形式上的仿生设计就更多了。如西班牙建筑师高迪在巴塞罗纳设计了许多明显具有动物骨骼形式的公寓建筑,隐喻着这座海滨城市战胜蛟龙的古老传说。雅克.赫尔佐格、德梅隆与李兴刚合作完成的2008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设计,既像一个孕育生命的巢,又似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从建筑的角度出发,展示现代仿生设计的精美成果。从来自世界各地著名设计师的精彩案例中,既可以看到建筑外形如何与环境和谐相融,内部构造与空间功能如何完美匹配,室内家具如何符合人体工程学,又能感受到内部装饰设计如何与建筑概念交相呼应的整体化设计。这里的仿生设计不仅具有功能性,符合项目周边地理、气侯、光照等自然环境特征,同时也是非常具有美学特质的,观之使人赏心悦目,用之感受舒适畅达,并能触发更多灵感与想象。
在建筑环境领域,仿生主义思想催生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果实,一方面,在某些自然环境仍未被大量改变地区的建筑发展中,力求维护优秀乡土传统,保护原自然生态。如英国爱德华.库里南事务所的阿伯丁郡史前中心,主体是覆土植草的圆锥体,上部厚重的土层使其形似天然山包,土层特有的隔热保温及保湿性能营造了展馆内稳定的小气候,外观则完全融入阿伯丁古朴的风景当中,展示了掩土建筑的生态潜力。另一方面,在现代化大城市中,则利用高新技术以减少建筑耗能,降低资源浪费,以绿色景观或新奇造型造就都市的宜人环境。如杨经文设计的马来西亚雪兰莪州格思里高尔夫俱乐部,两个形状完全不同的翼能够在建筑周围产生风压,促进自然通风,创造健康舒适的的室内环境,而其本身奇异的造型也扮演了地标的角色。罗杰斯设计的柏林奔驰办公楼对传统空间形态“合院”进行生态化演绎,建筑的窗户及屋顶能灵活开启和调整,使合院形成有效的通风,争取到最大的采光量,是节能的典范。
三、仿生设计在中国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1.仿生设计在古代中国的应用案例
仿生设计在中国古代环境中的应用,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期,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人仿效动物生活习性居住在自然形成的山洞中。以及黄土高原上特有的居民形式“窑洞”,与动物的巢穴类似,是在土崖边上挖掘洞穴,省时省力、冬暖夏凉,适合居住生活。
中国最早的古籍《河图》、《洛书》里就有较为系统成熟的对中国古代仿生的理论。符号与简易图画在文字出现之前作为交流信息的媒介,中国环境仿生的理论支持就由此开始。到春秋时期,中国哲学家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归根到底,人要从自然中学习。而古代的风水理论也是一种环境分析理论,是对周围环境与地理进行研究,强调如何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使居住的环境与自然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在古代,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设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城市的建设中,人们就已经开始将仿生学理论应用于城市的选址、布局规划中 ,人们为了表达对自然环境的良好祝愿,通过特定的设计,使城市体现出某种事物形象,即“取象比类”的仿生设计学。著名古村镇“宏村”具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