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1
项目编号
东北林业大学
本科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申请书
实验项目名称:
植物源杀虫剂对菇蝇的抑制作用及对食用菌
菌丝的影响
项目负责人:
牛春阳
学 院:
林学院
年级、班级:
10级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班
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714720602@
指导教师:
张 健
申报日期:
2012年4月5日
制表:东北林业大学教务处
2012年3月24日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植物源杀虫剂对菇蝇抑制作用及对食用菌丝的影响
课题来源
由小组成员和老师商讨而来
负 责 人
牛春阳
性别
女
年龄
21
年级、班级
10级
专业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所在学院
林学院
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714720602@
智育成绩
一学期
二学期
三学期
四学期
五学期
六学期
89.16
91.142
89.473
智育排名
一学期
二学期
三学期
四学期
五学期
六学期
1
2
1
指导教师
张 健
性别
女
年龄
34
专业(学科)
森林保护
职称
讲 师
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zhangjiannefu@126.com
项
目
主
要
参
加
者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 院
专 业
年级、班级
签字
牛春阳
女
21
林学院
森 保
10级森保
高雅月
女
19
林学院
森 保
10级森保
项目参加者获奖及成果情况
获奖者
成 果 名 称
获奖时间
牛春阳
国家奖学金,优秀团员,一等奖学金
2010-2011
高雅月
三等奖学金
2010-2011
注:项目负责人成绩需所在学院团委盖章,项目负责人和参加者需提供成绩单。
二、立论依据
1项目的研究意义(限200字)
我国是食用菌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由于害虫的危害,导致食用菌产量大幅减少(20%~70%),而且使食用菌的品质和产量都严重下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食用菌害虫中双翅目种类繁多,其中菇蝇(Megaselia haltreata)是优势种[1,2]。目前防治该类害虫主要且有效的方法为化学农药防治,但其防治的缺点是农药种类少、残留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害虫易产生抗药性等。本题研究主要目的是拟用植物源农药防治危害食用菌的菇蝇,并对其防治作用和农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有效地促进食用菌的无公害化生产[1-3]。本研究对食用菌的绿色生产和植物源农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并附主要参考文献(限1000字)
2.1我国食用菌发展现状
中国的食用菌资源丰富,也是最早栽培、利用食用菌的国家之一。1100多年前已有人工栽培木耳的记载。至少在800多年前香菇的栽培已在 浙江西南部开始。草菇则是200多年前首先在闽粤一带开始栽培。这些技术一直流传至今[1]。菇类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鲜菇1.5~6%、干菇15~35%,高于一般 蔬菜,而且它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大多菇类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 氨基酸,其中蘑菇、草菇、金针菇中赖氨酸含量丰富,而谷物中缺乏,赖氨酸有利于儿童体质和智力发育,金针菇在日本更是称为增智菇。菇类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矿质元素[2]。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常被人们称作 健康食品,如香菇不仅含有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具有降低血液中的 胆固醇、治疗 高血压的作用,近年来还发现香菇、蘑菇、金针菇、猴头中含有增强人体抗癌能力的物质[1-3]。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国, 同时也是最大的消费国。食用菌系中国农业的第六大产业, 年产量达112 ×107 吨以上[3] , 2005年中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1200万吨,居 世界第一,据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调查统计,2010年中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2000万吨,占世界70%。并且生产量和消费量还在逐年增长,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人类膳食应是一荤一素一菇[4], 照此比例中国的食用菌还应有10 倍以上的增长空间, 因此食用菌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但是食用菌属于异养型生物, 需要丰富的有机物作为培养基质, 这些基质中滋生着的多种有害生物对食用菌的危害性较大, 同时食用菌菌丝和子实体的气味还能吸引多种昆虫来摄食和繁殖, 常造成菇体斑点、空洞、缺刻等, 使其失去了原有的商品性, 甚至导致减产和绝收[5]。近年来,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 食用菌害虫已越来越猖獗。并成为了食用菌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6]。据统计, 由虫害引起产量损失一般达食用菌总产的20%~ 30%。据云南省初步调查人工食用菌菇场害虫侵染率达100%, 使人工食用菌栽培产量下降30% ~ 40%, 严重的造成绝收; 同时虫害使人工食用菌产品的品质和质量降低, 经济效益下降25%~35%[7]。
2.2食用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