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黄原胶-(公开)精选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6章 黄原胶 陈晖 108045055 1.6.1 概述 黄原胶,也称汗生胶,它是一种微生物多糖,亦称黄单孢多糖新型发酵产品,英文名称为Xanthan Gum,商品名有 Kelzan(工业级,美国),keltrol(食品级,美国)等。黄原胶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原料(如玉米,淀粉等)经微生物发酵及一系列生化过程,最终得到的一种生物高聚物,其分子主要为葡萄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乙酸个丙酮酸等组成,分子量达200万~600万。 黄原胶分子结构示意图(下图) 黄原胶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被发现于美国农业部的北方研究室,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黄原胶已被大量使用作各种食品添加剂还有其他领域的产品。 我国黄原胶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主要研究单位有南开大学,无锡轻工大学,山东大学,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等。1979年南开大学生物系首次分离得到一批黄原胶菌株,并提纯鉴定了这种酸性多糖,由此开启了我国黄原胶研发应用的新篇章。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山东省已经成为我国黄原胶的主要生产基地。例如,山东中轩股份有限公司产量已达3000t/a,淄博嘉吉黄河龙生物公司3000t/a,山东阜丰发酵有限公司6000t/a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黄原胶无论在国内外都是具有很大的市场和发展前景。 16.2 制备方法 黄原胶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精琢,现已较为成熟。它的工业生产方法是采用微生物发酵来制取。 图16.2 黄原胶生产流程 16.2.1 微生物菌种和原料 黄原胶发酵的菌种一般采用野油菜黄单胞杆菌,此外菜豆黄单胞菌,锦葵黄单胞菌和胡萝卜黄单胞菌亦可作为发酵菌种。我国目前已开发的菌种有南开-01,山大-152,农-008和农-005和L4。这些菌株一般呈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产荚膜,无芽孢,有极生鞭毛,专性好氧,生产菌株通常采用冷冻干燥保存。优良的品种对产品的质量和得率有至关重要的关系。 这种生产原料资源(包括玉米、木薯 、 土豆等)丰富,其他原料普遍易购。所用原料主要为葡萄糖、乳糖等。原料不同,选用的菌种也不一样。 在黄原胶生产的过程中,特别是采用半连续化和连续化操作方式时,要选用抗退化的微生物菌种。美国专利004 328 308 介绍的微生物菌种 Xanthomonas Campestries Xcp-1和Xanthomonas Campestries p-107能在半连续发酵下生长很长时间,从而增加了黄原胶的市场能力。 16.2.2 培养液调配 培养液是人工配制的供微生物生长、 繁殖代谢和合成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原料。同时,培养液也为微生物提供生长所必须的环境条件。培养液的组成和配比是否恰当对微生物的生长,产物的形成,工艺的选取,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培养液的基本条件即有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碳源是构成菌体、合成黄原胶骨架及提供能量的原料。通常作为碳源的物质主要是糖类、脂肪、某些有机酸醇类和烃类等。 氮源的种类的浓度对黄原胶的产量和质量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碳源次之。氮源主要构成菌体的细胞质和含氮代谢物。氮源可以分为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但在黄原胶的生产中主要用的是无机氮源,如铵盐、硝酸盐等. 无机盐是微生物维持生命力不可缺少的物质,其主要功能为:构成细胞成分;作为酶的组成部分;激活或抑制酶的活力;调节培养基的渗透压、 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微生物对无机盐的需求很少,但是无机盐对微生物的生长及代谢产物影响却很大,是必不可少的成分。 在调配培养液时应考虑如下几个主要问题 1.考虑碳源、氮源时,要注意快速利用碳源和氮源的相互配合,做到扬长避短。 2. 选用适宜的碳氮配比。 3.要注意生物碱和碱性盐和pH缓冲剂的加入和搭配。 4.所以原料尽可能来源丰富、 价格稳定、质量稳定。 培养液的配方介绍 (1)欧洲专利0112 661 中给出的X.Campestris NCIB 11781 为微生物菌种的培养液组成如下。 组分 含量 Oxoid Casein hydrolysate 5g/L 硫酸铵

文档评论(0)

老刘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