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梅花岭记-(公开)精选课件.pptVIP

大学语文---梅花岭记-(公开)精选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梅花岭记 全祖望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作者简介 背景简介 明代末年,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军声势浩大,关外满洲贵族又不时入侵,明朝统治处于内外交困之中。 清军南下时,南明政权正处于内乱中。此时马士英忙于卖官鬻爵,福王热衷于大修宫殿,腐化享乐,后宫女子数以千计。史可法飞章告急,马士英却说他是为了要报功,不予理睬。史可法要求调拨粮饷,马士英也拒不发给,以致“诸军皆饥”。史可法又驰檄召各镇兵马救援,但各部都“逡巡无进师意”。史可法只好以亲军四千人凭城困守。 扬州一役,史可法及其部将、僚佐表现了壮烈的民族气节。清军曾五次劝降,均遭史可法拒绝。后来部将马鸣碌、汪思诚、马应魁,庄子固、乙邦才等均随史可法壮烈牺牲。清兵破扬州后,又乘夜渡江,福王出走芜湖,被黄得功部将劫夺降清,马士英等逃往杭州,福王小朝廷很快就覆亡了。 ? 艺术赏析 思考与练习 资料链接 作者介绍 主要作品 补充注释 扩展阅读 相关图片 作者介绍 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清代鄞县(现在浙江省宁波市)人。他四岁开始读书,十六岁应乡试到省城,拿自己的文章谒见当时名作家查慎行,很受查氏器重。二十六岁入京,也受名作家方苞的赏识。乾隆元年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古士。一年后,被权贵排斥,左迁外补,以知县任用,他就弃官不做,回家安于贫困生活。 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明末遗民,他本人也富有民族意识和爱国心,注意收集抗清义士史料,撰写文章,予以表彰,《梅花岭记》就是其中一篇。他自己文章中有“为我讨贼,清乾坤”的句子,因为“贼”字在“清”字前面而被下狱治罪,后来经人营救,才得以免死。 他辞官后,先后主讲过蕺山书院(在浙江)和端溪书院(在广东)。是一位有成就的学者。 主要作品 全祖望一生致力于经史研究。著有:《经史问答》、《句余土音》、《鲒琦亭集》,又曾续修明代学者黄宗羲的《宋元学案》,笺注宋代学者王应麟的《因学纪闻》,又七次校订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 补充注释 [抱持]抱住抓住(使史可法不能自杀)。 [大兵]指清兵。清朝写文章,对清兵必须这样称呼。 [忠烈遗言]据《小腆纪年附考》:扬州被围后,史可法作书辞家人,呼史德威诀曰:“我无子,汝为我嗣,以奉吾母。我不负国,法无负我。我死,当葬我于高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侧;其或不能,梅花岭可也。” [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好像(当年)陈涉(起义时)假借项燕(的名义)。项燕世代做楚国的大将,在楚国有很高的威望。陈涉起义初只是一个普通农民,没有社会地位和威望,所以起义时就“诈自称公子扶苏(秦始皇大儿子),项燕为天下唱(同“倡”,倡导)”。 [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经略”是以文官辖武将的大官。“有旧”,有老交情。 补充注释 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军事家。字宪之,又字道邻,祥符人(今河南开封)。 崇祯年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历任户部员外郎,郎中。崇祯八年(1639年),随卢象升镇压各地农民起义。十年,被张国维推荐升任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太平,池州及河南江西湖广部分府县。崇祯十四年总督漕运,崇祯十六年七月拜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占北京,弘光政权建立后,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时称“史阁部”。时议设刘泽清、刘良佐、高杰、黄得功江北四镇,以可法为兵部尚书,督师扬州。清兵入关后,曾主张与之议和,共讨李自成的农民军。后被马士英等人排挤,于是督师淮扬,竭力协调江北四镇将领,以抵御清兵。 补充注释 顺治二年四月,左良玉率数十万兵力,由武汉举兵东下,要清君侧,“除马阮”,马士英竟诎史可法尽撤江防之兵以防左良玉,只得兼程入援,抵燕子矶,以致淮防空虚。左良玉为黄得功所败,良玉呕血死,全军降清;史可法奉命北返,此时盱眙降清,泗州城陷。史可法遂至扬州,继续抵抗清兵。顺治二年(1645年)5月10日,清豫亲王多铎兵围扬州,史可法传檄诸镇发兵援救,刘泽清北遁淮安,仅刘肇基等少数兵至,防守见绌。此时多尔衮劝降,史可法致《复多尔衮书》拒绝投降。副将史德威追随史可法多年,可法收德威为义子,托以后事;二十四日清军以红衣大炮攻城。入夜扬州城破,史可法自刎不死,众人拥下城楼,大呼曰:“我史督师也﹗”,多铎劝降,可法表示: “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城百万生灵不可杀戮﹗”,后壮烈就义。多铎因为攻城的清军遭到很大伤亡,心里恼恨,下令屠杀扬州百姓。大屠杀延续了十天,死亡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史可法死后十二日,其遗体不知下落,隔年,史德威将其衣冠葬于扬州城天甯门外梅花岭。后来全祖望曾写《梅花岭记》描述此事。 补充注释 在围城期间,多尔衮劝降,史可法写就著

文档评论(0)

老刘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