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监控杆件及设备安装施工工艺
1) 摄像机立杆
整个立杆有较高的安装强度,可接受 70 米/秒的风速;在风速 25M/S 时,立杆最 高处摆动幅度<16MM,震动频率 f<0.2 次/秒,在摄像机用高倍数镜头拍摄时,不会 因为立杆的晃动而引起画面的抖动。
2)线管施工
管煨弯可采用冷煨和热煨法,管径 20mm 及其以下可采用手扳煨管器,管径 25mm
及其以上使用液压煨管器; 过路盒安装应牢固平整,开孔整齐并与管径相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
铁制盒、箱严禁用电气焊开孔;
管路敷设前应检查管路是否畅通,内侧有无毛刺; 管路连接应采用丝扣连接或扣压式管连接;管路敷设应牢固通畅,不做拦腰管或
拌脚管;
管子进入箱盒处顺直,在箱盒内露出的长度小于 5mm; 管路应做整体接地连接,采用跨接方法连接。
3)线槽安装 :
? 弹线定位: 根据设计图确定出安装位置,从始端到终端(先干线后支线)找好水平或垂直线,
用粉线袋沿墙壁等处,在线路中心进行弹线。
? 支、吊架安装:
要求所用钢材应平直,无显著扭曲。下料后长短偏差应在 5mm 内,切口处应无卷
边、毛刺;支、吊架应安装牢固,保证横平竖直;固定支点间距一般不应大于
1.5-2.0mm,在进出接线箱、盒、柜、转弯、转角及丁字接头的三端 500 以内应设固 定支持点支、吊架的规格一般不应小于扁铁 30mm*3mm,扁钢 25mm*25mm*3mm。
? 线槽安装要求: 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各种附件齐全;线槽接口应平整,接缝
处紧密平直,槽盖装上后应平整、无翘脚,出线口的位置准确;线槽的所有非导电部
份的铁件均应相互连接和跨接,使之成为一连续导体,并做好整体接地;线槽安装应
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的有关部门规定;
线槽内配线要求: 线槽配线前应消除槽内的污物和积水;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
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在同一线槽内包括绝缘在内的导线截面积总和应该不超过内部截面积的 40%;缆 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缆线在 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电 源线、信号电缆、光缆应分离布放。各线缆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缆线布放 时应有冗余。
缆线布放,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 1.5m;布放缆线 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 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 张力。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电缆桥架内缆 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 1.5m 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 时,直接部份间隔距离 3~5m 处设固定点。
在缆线的距离首端、尾端、转弯中心点处 300~500mm 处设置固定点;槽内缆线应 顺直,尽量不交叉、缆线不应溢出线槽、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 光缆及其他应用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型、缆径、缆线芯数为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 1.5m,扣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应。
3) 设备安装:(机房设备、摄像机、防雷器、光端机)
安装前的设备检验: 设备安装施工前应对所安装的设备外观、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
格证、产地证明、说明书、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检验,检验设备是否选用厂家原装产品,
设备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设备安装: 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便于安装和施工;
表面应完整,无损伤,螺丝坚固,每平方米表面凹凸度应小于1mm;机内接插件 和设备接触可靠;
机内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保持良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