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参考学习
某小学导学案
年 级
三年级
学 科
语文
章(组)
二
主备人
李老师
学习内容
4.古诗三首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专题组织教学,教材选择了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的文章,使学生从多个侧面了解秋天的美。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四季情感。《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天的声音》、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秋天里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在秋天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丽的景色。其中《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三篇课文都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懂、读通课文,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本单元还包含“习作”及“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版块。
学情分析
在教学本单元内容时,要注意激发学生了解秋季,走进秋季的兴趣,读懂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积累优美句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景物,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文中故事,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语言训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单元的36个生字,本单元的39个重点的字,会认、会写、会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用自己的话讲述文中故事。
4.体会重点句、段的含义。
5.积累本组课文中的优美句、段,并试着背下来。
6.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秋天的看法,说出自己最爱的季节,使学生认识自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学习
重难点
1、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朗读、领悟,体会作者的感情。
2、有意地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间的整合。
3、会写会用生字词。
4、.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秋天的看法,说出自己最爱的季节,使学生认识自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学习准备
课件及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十四课时
某小学导学案
年 级
三年级
学 科
语文
章(组)
二
主备人
李老师
学习内容
《古诗三首》
教材分析
《古诗三首》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下册第一组教材“金秋时节”的首篇文章。这篇课文包含了杜牧的《山行》、苏轼的《赠刘景文》以及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山行》描绘了一幅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赠刘景文》通过对“荷尽”“菊残”“橙黄橘绿”等秋景的描写,突出了菊花傲霜凌寒的气概,间接表达了对好友的敬佩之情。《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落叶、篱笆下的灯火、小孩捉蟋蟀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客居在外、思念家乡的情感。
学情分析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学习古诗,要读懂诗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山行》、《赠刘景文》和《夜书所见》的诗意。
4、默写《山行》。。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背诵三首诗
学习难点:理解三首诗的诗意。
课时安排
2-3课时
学习准备
1.查阅三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师生)
2.自读古诗,收集描写秋天的景色的古诗。(学生)
3.《古诗三首》教学课件。(教师)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直奔主题,简介作者(用时:5分钟)
1.教师板书课题,简介三首古诗的作者。
2.学生交流收集的三首古诗及作者的相关资料。
3.自读古诗,了解三首古诗中都描写了秋天的景色。
二、自读古诗,识记生字(用时:12分钟) 1.引导学生读古诗,把生字圈起来。
2.交流识字,注意读准“径、赠、残、橙”等字的音。。
3.结合注释,再读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三、理解《山行》,感受意境(用时:15分钟)
1.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2.教师点拨: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是傍晚之景。
3.画出朗读的节奏。(按照223的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味)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第一句的“远”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了“远”。第二句的“生”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飘浮的动态美,也说明了山高。“有人家”让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山林充满生机。第三句的“晚”写出了作者留恋美景。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句,突出霜叶耐寒的品质。
品味想象,欣赏意境(用时:8分钟)
1.了解整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新人版八年级英语unit7willpeoplehaverobots全单元课件.ppt
- 2015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 2016年4月自学考试英语二(00015)试题和答案解析(完整版).doc
- 2016年IDSA念珠菌病的指南.ppt
- 2016年下期八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学)案和教学计划.doc
- 2017初中数学教材培训教材.ppt
- 2017年九年级物理《内能》.ppt
- 2018第二十四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初赛提高组含答案解析(WORD重新整理排版).doc
- 2018年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ppt
- 2018年部编九年级(上册)写作观点要明确.ppt
最近下载
- 教师个人述职报告总结1500字.docx VIP
- 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025).ppt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工业炉窑热工及构造(武汉科技大学)》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中国对金砖国家直接投资的宏观经济效应与战略优化研究.docx VIP
- 2014年10月自考全国康复护理学试题.doc VIP
- (正式版)D-L∕T 5776-2018 水平定向钻敷设电力管线技术规定.docx VIP
- 2.2水圈与水循环 课件(共63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中国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疗及预防指南(2025)学习与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2024年六西格玛绿带认证考试练习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三级文件(格式可转换).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