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商业银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4、三性比较 流动性 安全性 呈正相关 盈利性 必须高 过分注重 降低 呈负相关 呈负相关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产配置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 综合管理 20c60年代之前, 主要在承认现有的 负债结构和水平, 通过资产负债表的 资产方项目来实现 三大经营方针。 20c60-70年代, 按照既定的目标 资产增长和发展 战略, 银行通过 调整负债方项目 来经营。 20c70年代, 策略性地利用对 利率变化敏感的 资金,协调资金 来源和资金运用 的关系。 二、资产管理理论asset management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的形成截至1960年代 银行业务应该放在资产业务,通过对资产结构的安排,以谋求三性原则的协调。 银行收入主要来自对资产的运用,银行能够对资产业务加以主动的管理。 银行的负债则主要取决于客户的意愿。银行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 结论 资产管理 :银行处理信贷资金营运中各种经济关系、建立完善的运转机制所涉及的基本原则、标准、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的总和。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真实票据论(商业贷款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 可转换性理论 超货币供给理论 早在18世纪,贷款必须以真实票据为抵押,必须有商业行为。 20世纪初提出。能否保持流动性,关键是资产那能否变现和可转换。 20世纪40年代末。强调借款人是否有用于还款的任何预期收入。 开展其他投资、咨询调查等。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选择合适的贷款对象 尽可能选择信誉良好而又愿意支付较高利率的借款者。贷款项目评价的“6C”标准: 1)品德(character):借款人的作风、观念、责任心及还款纪录。 2)能力(capacity):还款人还贷款的能力。 3)资本(capital):借款者的自有资本,它是影响借款者偿债能力的重要因素。 4)担保(collateral):借款者提供的还款抵押品。 5)经营环境(condition ):款企业所处的行业前景、宏观经济状况等。 6)连续性(continuity):借款人经营前景的长短。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三、负债管理理论liability management 1、传统的负债管理理论 1960年代初期以前。 发行银行券,吸收存款等表现为被动,无所作为,保守或稳健。 负债管理;银行组织存款、处理银行与存款户的债权债务关系,保持负债结构的合理性活动的总和。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新的负债管理理论 (1)背景: 资金需求 缺口大 经济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资金的需求缺口很大,迫使银行把目光转向资金的来源上。 银行业的高度控制与金融市场上的高利率的竞争,造成银行资金来源的不足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借入资金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摆脱消极负债的束缚。 (2)基本思想 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来获得,也可由负债管理扩大,即向外借款也可以提供流动性。 只要借款领域广大,流动性就一定有保证。银行就没有必要保持大量高流动性资产,可以扩大贷款或投资,提高收益。 积极主动筹措资金以满足银行流动性,以及盈利性的需要。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购买理论 1960-1970年代:银行主动负债,购买外界资金,主动借款。 通过购买资金,可以增强流动性。 购买手段:提高购买价格。 片面增加负债,剧烈竞争加剧了危机的隐患 富于进取精神和冒险精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4)销售理论 背景: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营销观念:客户之上,贯穿市场服务 必须立足于服务,创造各种金融工具,推销金融产品,获得资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商业银行的负债渠道 通过银行控股公司出售商业票据 扩大非存款性资金来源,购买资金 发行债券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四、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 1、发端 20世纪70年代中期,市场利率波动剧烈的环境中,存贷款利率的变化会给银行净利息带来影响,把目光转向如何通过协调负债与资产的关系来保持一个净利息正差额。 基本思想: 单靠资产管理、负债管理都难以形成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 只有因时制宜,同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策略性地利用对利率敏感的资金,协调资产负债表的各个项目,为股东取得更大利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资产负债管理的内涵 狭义:指对净利差的管理。 即控制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之差,使其大小及变化与银行总的风险-收益目标相一直。 广义:对资产负债的类型、数量、总量及其组合,同时做出决策的综合性资金管理方法。 实质是对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的总量及结构进行计划指挥和控制,达利润最大化。 预测利率变化—积极调整银行资产负债结构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 * *

文档评论(0)

550008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