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p-01皮肤的解剖与和功能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甲 (nail): 甲周 甲床 甲板 六、皮肤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Blood vessels and lymphatics and nerves of skin) 皮肤的 血管组织 环层小体 触觉小体 皮肤的生理功能 (屏障)保护: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微生物,防止体液过度丢失 吸收 分泌、排泄 感觉 体温调节 皮肤的免疫系统 皮肤调节免疫反应: 细胞成分与分子成分 免疫监视 免疫耐受与排斥 桥粒(desmosome): 存在于基层和棘层的角朊细胞间。 桥粒跨膜蛋白 桥粒芯糖蛋白(desmoglein,DG) 桥粒芯胶蛋白(desmocollin,DC) 桥粒胞浆斑蛋白 桥粒斑蛋白(desmoplakin,DP) 斑珠蛋白(plakoglobin,PG) 半桥粒(hemidesmosome) 位于基底细胞基底面的膜内侧,为桥粒结构的一半。 基底膜带 (Basement membrane zone) 位于基底细胞与真皮交界面,PAS染色阳 性,能使表皮真皮紧密连接,还有渗透屏 障作用。 胞膜层(plasma membrane) 透明层(lamina lucida) 致密层(lamina densa) 致密下层(reticular lamina) 二、真皮(Dermis) 主要由结缔组织组成: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及基质。 神经、血管、淋巴管、立毛肌及皮肤附件(毛囊、皮脂腺及大小汗腺)均位于真皮结缔组织中。 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成肌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等。 不同部位真皮厚度明显不同。 真皮结构 背部 手掌 从外向内分两层:乳头层、网状层。 乳头层:胶原纤维纤细,有时呈垂直走行; 网状层:光镜下胶原纤维大多排列成束,并交织成网,走行与皮面平行。在组织切片中,可以同时看到胶原束的纵切面和横切面,以及少量的成纤维细胞。 真皮乳头层 正常前臂皮肤:乳头层纤细的胶原纤维,有时呈垂直走行。 真皮网状层 弹力纤维 在HE染色的正常皮肤切片上不能被辨认。采用特殊染色才能显示。 真皮乳头:可见纤细的弹力纤维,与表皮垂直排列。 Weigert–van Gieson 染色。 弹力纤维在真皮网状层:弹性纤维细长, 与表皮平行排列。 基质(Ground substance) 构成细胞和纤维成分的外环境。 主要为蛋白多糖,有纤维连接素和普糖胺聚糖(包括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和硫酸皮肤素)。 功能: 1、吸收、保留水分,作为水和电解质的存储器 2、调节细胞粘附及增生、纤维发生及某些细胞因子活性。 三、皮下脂肪组织 (Subcutaneous fat tissue) 皮下脂肪组织系由疏松结缔 组织和脂肪小叶构成。 四、皮肤附属器 (cutaneous appendages) 1.小汗腺 2.大汗腺 3.皮脂腺 4.毛发 5.甲 1.小汗腺(eccrine gland): 分布:全身, 除唇红缘、小阴唇、 阴蒂、龟头、包皮内侧和甲床外 掌、跖、腋下最多。 直接开口于皮面。 小汗腺组成:分腺体和导管两部分 小汗腺的功能: ⑴散热作用 ⑵汗液酸化作用 ⑶肾脏功能替代作用 ⑷脂类乳化作用 ⑸分泌免疫球蛋白如分泌性IgA。 2.大汗腺(apocrine gland): 分布于腋窝、乳晕、外生殖器和肛门区,不直接开孔于皮面而开口于毛囊内。 顶浆分泌腺:腺细胞在分泌过程中,细胞顶膜受损,细胞顶部的一部分胞浆与分泌物一起排出。 3.皮脂腺(sebaceous gland): 除掌跖外遍及全身,以头、面、躯干中 部及外阴部为多。 通常开口于毛囊上部; 皮脂腺系全浆分泌腺(在一次分泌完了后,腺细胞即死亡,细胞本身被包含在分泌物之中,新细胞随后形成,重复上述过程。) 附属器(毛囊、皮脂腺) 影响皮脂排泄的因素有 年龄、性别、人种 温度 激素 湿度 部位差异 营养因素 皮脂腺内寄生的棒状杆菌和卵 圆形孢子菌的脂酶可将皮脂中的甘油三酸酯分解成游离脂肪酸,对表皮的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如刺激毛囊和周围组织,可引起炎症,表现为毛囊炎和疖子。 4.毛发(hair): 分类: 长毛(头发、腋毛、耻毛) 短毛(眉毛、睫毛、鼻毛) 毳毛 毛发组成 毛干 毛根 毛球 漏斗部、颊部、茎部、球部 毛发横断面 髓质(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