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传统文化与医药.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1 传统文化与医药 张学文 一、文化 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给它下一个精确的定义非常困难。 从广义理解,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理解,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 在广义上我们可以简单化一些,理解为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都是文化。 在狭义上,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例如思想、知识、宗教、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文学、艺术等。 二、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优秀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包含各种思想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医药文化等;各种制度、法律、习惯;各类知识如天文、地理、医药;各类文化形态如散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民俗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的,形态是多样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三、传统文化对医药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医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又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中华民族的医药文化,是在中华民族文化基础之上,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产生、繁衍、发展、成长。是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 1.古代典籍对医药的记载与传承 医药知识起源于远古先民们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上古时期有“神农尝百草”之类的传说。经先民们不断总结经验,口耳相传,至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对医药已有了较多的认识,但中国的医药学知识,目前,还没有发现在战国以前有专门的书籍。 我们只能从一些古代典籍中,见到有关医药知识的记载。甲骨文、尚书、周礼、易经等都有记载。 《诗经》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305篇作品。它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周朝广阔的社会生活。《诗经》一书,记载了西周及其以前的药物知识。据统计,仅植物药50余种,对某些药物的采集、产地及医疗作用也有简略叙述。其中的《诗经?芣苢》就描写了对药用植物“芣苢”(“芣苢”就是“车前子”)的采集。 《山海经》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人们熟悉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不详。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 ,约 31000 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 13 篇,《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 《山海经》亦非医药专著,据统计,收载药物达126种,其中植物药52种,还明确记载了药物产地、效用和性能,反映出人们对药物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其中记载了关于“适宜生育、绝育”的药物。《山海经?中山经》说:“青要之山……其中有鸟焉,其状如凫,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山海经.西山经》又说:“……有草焉,其叶如穗,其本如桔梗,黑华而不实,名曰骨蓉,食之使人无子。” 《礼记》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其中也有根据时令采集储藏多种药物的记载。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约前145—前87年),字子长,西汉阳夏(今陕西韩城)人,是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史记》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共130篇,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史记》善于用简炼生动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鲁迅评价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不但为医家立传,而且对当时的医学水平作了生动的描绘,例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首先采用传奇的笔法,介绍了扁鹊学医的经过;然后通过三个典型医案,记载了早在战国时期,扁鹊就能熟练采用“望”、“闻”、“问”、“切”的诊病方法,尤其擅长切脉,“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治病采取扎针、药物熨烫、服用汤药等多种方法,生动地说明扁鹊高超的医疗技术。“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精通妇科、耳鼻喉科、儿科等各科。形象地塑造了一位在历史上享有盛誉,深受人民爱戴的古代名医形象。 对淳于意的记载,详细的描述了他的诊断记录。有人称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份医案。 这些,反映出二千多年前我国的医学成就。 2.《易经》对医药的影响 关于甲骨卜辞 甲骨

文档评论(0)

rebecca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