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9月21日,慈禧以光绪帝的名义颁布诏书,以“朕躬不豫”为由,宣布“训政”,接管了处理政务的权力,光绪则被囚禁瀛台。同时以“结党营私,莠言乱政”的罪名密令搜捕康有为及其弟康广仁。康有为已于前一日遵照光绪帝前发密诏,离京南下,后乘英轮逃往日本。不久,梁启超乘日本轮船逃往日本。 戊戌变法已经宣告失败,但还有事情没有处理完——变法的人、所变得法该怎么办? * 9月22日,荣禄报于慈禧,慈禧得报大怒,立即于23日审讯光绪关于谋围颐和园之事,光绪表示不知。但从此埋下了另找人取代光绪的心思。 9月24日,慈禧下令逮捕“叛逆要犯”谭嗣同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28日,五人连同先遭逮捕的康广仁一起被斩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其他还有维新人士及帝党官员多人,或开缺回里,或革职拿问,或遣戍边疆。 * 慈禧太后训政后,曾令军机大臣议论新法旧法之利弊,以决是否废新复旧。新任军机大臣启秀极言“非废新法,则训政为无名”,刚毅谓:新法皆康有为臆造,“今用新法,是用有为,以叛徒执政,实从古所无”,慈禧遂决定恢复旧制。陆续下诏恢复詹事府等衙门,广东、湖北、云南三省巡抚亦重新设置;停止普通官吏和百姓上书言事;取消官办《时务报》,全国报纸一律停办,并捉拿各报主笔;恢复八股取士制度;停办经济特科,恢复武科弓箭刀石之试等等。但对向来实行的洋务,如“通商、惠工、重农、育才以及修武备、浚利源”等项,并不废除,而要“切实次第举行”。 问题:从上述受牵连者名单看,能发现什么问题? 力量薄弱。 引出失败原因。 * * 9月21日 慈禧以光绪帝的名义颁布诏书,宣布 “训政”,光绪被囚于瀛台。同时密 令搜捕康有为等人。戊戌变法失败。 9月22日 慈禧得到荣禄关于围园劫后的报告。 9月23日 慈禧审讯光绪关于谋围颐和园之事,光绪表示不知。 9月24日 慈禧下令逮捕“叛逆要犯”谭嗣同等人。 9月28日 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被杀 于刑场,史称“戊戌六君子”。 * 大学士:1人 翰林院学士:2人 进士:2人 礼、户、工、刑、吏部官员:9人 御史:1人 驻外公使:1人 巡抚:2人 知府、道台:2人 译书局员工:5人 仆人:1人 与康有为同居所:2人 变法失败后的受牵连者 * * 引入:两幅马关条约谈判图。后图是日本画家笔下的马关条约谈判图——图中的日本官员坐得端正、站得笔直,清朝官员则头向前伸、身躯佝偻——日本画家的骄横心态表露无疑。甲午战争对国人的刺痛是极其深的,以至于梁启超这样说道:中国维新之萌蘖,自中日战争生。 * 1895年4月,春。刚刚熄灭战火的中、日两国有两个地方仍在忙碌着——日本的马关和清朝的京师,后者正在举行三年一度的全国范围的进士考试(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秀才、举人和进士,前两级在地方考试,后一级在京城,称为会试——因为在春天举行,故称春闱)。这一年的各省举人们共1300余名,其中37岁的广东举人康有为和他的22岁的学生梁启超,即将成为这次会试中的风云人物。 * 康有为,广东人,自幼受封建礼俗教育,19岁时开始走上的也是科举考试之途,与他的老乡洪秀全倒有几分相似之处。但两人所处的时代已大不同,洪秀全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西方侵略开始,但西方思想尚未被国人了解之时;康有为则处在19世纪的70、80年代,此时,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人们的眼界,(1895年的广州图)广东地近香港更易受到西方的影响。 * 康有为曾经阅读过《环游地球新录》等书,逐渐了解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开始把他的一些认识写进著作中,用他的认识教化学生——万木草堂。如《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问题:两部著作中的相似之处? 假托、借助孔子。 问题:为什么? 孔子的社会影响;自己的幼年教育。 即使如此,这种观念在当时也该惊世骇俗的了。难怪梁启超把上述著作的影响比喻为“思想界之大飓风”、“火山大喷火”。当然带有学生对老师的崇拜、赞誉——实际上《孔子改制考》在康有为赴京考试之后才刊行,当时也只能是现在学生的头脑中喷火,在外面冒些烟罢了。这两部书的思想奠定了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 1895年,康有为第二次前往北京参加会试,学生梁启超随行。梁启超17岁时就考中举人,在家乡有神童之誉,拜康有为为师时,康有为尚是秀才之身,秀才教举人成为当地的一大新闻。 与来自各省的举人们一样,除了准备9天的考试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