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军事思想”导论
一、“军事思想”的定义
军事:战争形态下一切军事行动的总称。
军事思想:是应乎战争的需要而产生的意识,它也是支配战争行为的原动力
提高非军事条件下的行动→汶川地震空降兵1500米
2、军事思想的外延:
如何准备战争——建军思想
如何遂行战争——用兵/战略思想(怎么打)
历代民族国家的盛衰兴亡,多取决于战争的胜败
战争的胜败,植因于军事思想的有无与臧否 E.G:二战中的德法两国军事思想:法——守势主义 德:攻势主义(科技是军事的胜败所在,机械化战争,闪电战)
二、军事思想发生的方式
有个人来源,也有集体来源
不同的时代、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社会结构等,都能产生不同的军事思想
个人思想往往开风气之先,对集体思想产生领导作用(重要个人思想的代表性)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现代的影响力
①有无思想②其思想能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有舞台——军事指挥官)
集体思想又经常构成个人思想的基础,并再由个人集其大成或产生结晶作用
三、军事思想发生的背景因素
1、时代背景(时代性)
《孙子兵法》:“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
司令部设置特点:A 冷兵器时代——靠前——将领素质高 三国演义
B 热兵器时代——靠后(机械兵器在前)——司令部人员素质高
C 信息化时代——不定——全军上下素质高
2、地理背景:影响一个国家的军事传统
英国VS阿根廷:马岛之争
航母从训练状态到战斗状态,要转变为航母巡洋舰:1、2圈导弹护卫,3圈:导弹驱动舰 4圈:猎潜舰(根据各国情况加圈加密度)
3、社会背景
军事思想特点(不同社会背景下):列宁: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
和平时期——质量低,数量少
战争频繁——质量高,数量多
4、文化背景 日本军人:残酷性(对本身和对他人) 《菊与刀》
5、技术因素 E.G:占领一个高地,盘山公路 美军:高度机械化(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
四、中国军事思想史的特质
在“史的发展”方面:
1、先秦时代思想影响至今
研究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人,多数集中于先秦的作品
孙吴以前之人所有的思想已被孙吴所继承,而孙吴之后的人所建立的理论,又都受孙吴之影响。
2、内涵范围兼顾军政
中国古代军事理论既不限于兵法书籍,也不限于兵学家的作品。
反之,所有的兵法著作,也并非单纯的讨论军事,而是以人为中心。
如孙子“五事七计”的说明,吴子“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则守已固矣”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一)
一、概述:
从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时期(公元前21世纪~1840年)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
初步形成时期——公元前21~前8世纪(夏、商、西周)
主要著作:《军政》、《军志》
贡献:A、明确提出了军事三职能:维护本阶级统治;镇压奴隶反抗;抵御外族入侵和对外扩张
B、天命论的战争观:“天行罚”“胜败乃由天命”
C、“礼”、“刑”治军:“礼”------上下有序、“刑”-----治众规范
D、步、车结合的作战形式和方法
孔子:周礼、礼记
昭穆制度(周昭王、周穆王):古代丧葬位置
基本成熟时期——公元前8~前3世纪
成熟标准:产生了流芳百世的作者、任务
形成了名垂千古的思想著作
主要著作:《孙子》、《吴子》、《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
宋神宗:武学:术科、学科(武经七书)
基本特点:
A、形成较完整的战争观(不一定科学,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规律)
战争的实质:“争名”、“为利”、“为义”、“为忿”;
义战、不义战
B、朴素的战争制胜因素:五事七计
五事:道(天道:客观规律)、天、地、将、法
道——孙子曰:令民与上同意(意志相同)
天——天时:天候;天气(季节、时令)、时机
地——地利:地形、地貌、河流、峡谷、平原
将——用人:素质、特点、特色
法——法度、法纪
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
天地孰得?法令孰行? 等级观(夹杂朴素的民众思想→民之重)
兵众孰强?士卒孰练?
赏罚孰明?
C、提出了一系列战争指导原则:未战先算,计必先定;
(二战保罗森提出“巴巴罗萨计划”偷袭波兰)
不战而胜,谋攻为上;
谋划战争层次:最高层次——不战而胜
上等层次——谋攻
其次——伐交(断敌邦交)
再次——伐兵(带兵打胜仗)
再下——攻城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智力结合,出奇(奇兵)制胜;
古代两种布阵战术:正兵:a、担任主攻 b、担任正面进攻 c、主要作战任务 d、攻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北省交投集团十四五规划.docx VIP
- 屋面防水找坡层施工方案.docx VIP
- 第三章 消费税-网校习题.doc VIP
- D-Z-T 0203-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稀有金属类(正式版).docx VIP
-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分层作业12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doc VIP
- 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试题汇总含历年真题.pdf VIP
- ISO37001-2016反贿赂管理体系手册与全套程序文件汇编.docx
- 风暖式PTC加热器技术要求 .pdf VIP
- 气缸选型-最终课件.ppt VIP
- scl-90-专业心理测试量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