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中实际使用商品混凝土时,应列项计算商品混凝土的场外运输费用,并进行混凝土的价差调整。 商品混凝土 综合基价中,设置了商品混凝土运输距离在3km以内的基本运输子目(5-232)和运距超过3km时每增加1km的辅助综合基价运输子目(5-233)。其工作内容包括: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在运输中进行搅拌并运送到施工现场,自动卸车。 商品混凝土场外运输工程量,按相应构件的预算工程量以“m3”计算。 1、商品混凝土场外运输费 商品混凝土与综合基价中混凝土的价格差异,可分别列项目进行价差调整。 1m3价差=商品混凝土价-综合基价中混凝土价-19.57(现场搅拌费) 式中的商品混凝土价为当地工程造价部门发布的1m3信息价格。 差价=商品混凝土量×1m3价差 式中的商品混凝土量,同场外运输工程量。但当价差不同时,应分别列项计算。 2、商品混凝土价差调整 说 明 混凝土实际使用泵送时,除应在项目计算时进行混凝土配合比换算外,还应列项计算混凝土泵送增加费。 泵送混凝土 综合基价中,设置了垂直泵送高度30m以内(5-234)和水平泵送30m以内(5-235)及水平泵送超过30m后每增10m的综合基价子目(5-236) 综合基价划分 1、±0.00以下部分不计算垂直泵送费。 2、 ±0.00以上部分:垂直泵送高度在30m以内时,套用5-234;垂直泵送高度超过30m时,以5-234为基础,输送泵台班用量乘以系数1.10;输送高度超过50m时,以5-234为基础,输送泵台班用量乘以系数1.25。 使用方法 3、水平泵送距离在8m以内时,均不计取水平泵送费用。 4、水平泵送距离大于8m小于30m时可按5-235子目计算;运距大于30m者,可同时套5-235、5-236进行计算。 5、泵送混凝土既有垂直泵送又有水平泵送时,垂直泵送部分按规定列项计算。水平泵送距离大于8m小于30m时不再计算水平泵送费用;运距大于30m者,可套5-236计算超运距水平泵送费。 6、5-326子目超运距不足10m者,按10m计入. 7、水平泵送运距是指外墙外边线至建筑物中心的垂直距离。 泵送增加费工程量,按实际泵送的图示构件体积以“m3”计算。 应注意:垂直泵送增加费工程量计算时,应分段列项计算。即按30m以内、30~50m以内、50m以上三个区间段内的泵送混凝土量分别列项计算。 工程量计算 注意: 量差为正,则应调增;量差为负,则应调减。即直接连同其正、负号一起写入工程量,计算其量差调整值。 计算出钢筋(铁件)量差调整量后,套用相应钢筋铁件增减综合基价相应子目(5-220~5-223),计算钢筋、铁件的量差调整值。 钢筋(铁件)量差调整值=量差×相应综合基价 注意:在编制预算时,一般按单位工程统一进行一次量差的调整,使综合基价用量与预算用量相等。 构件损耗率: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为零;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同运输、安装、堆放损耗率,见教材。 由前知,要计算钢筋的量差调整,就要计算两个量:钢筋的预算用量、综合基价用量。钢筋的综合基价用量计算很简单,下面讲述钢筋预算用量的计算。 三、钢筋(铁件)预算用量的计算 预算用量=施工图用量×(1+构件损耗率)×[1+钢筋(铁件)加工损耗率] 要计算钢筋的预算用量,先计算钢筋的施工图用量,即钢筋的图示净用量。 钢筋的图示净用量为钢筋图示长度乘以钢筋每米理论重量。钢筋的图示净用量就转化为钢筋图示长度的计算。 钢筋图示净用量计算公式 钢筋图示净用量=单根钢筋长度×根数(或箍数)×每米理论重量 1、单根直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构件长度-2×端部保护层厚度+2×端部弯钩增加长度 2、单根弯起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构件长度-2×端部保护层厚度+2×弯起增加长度 3、箍筋长度计算公式: (1)方形或矩形箍筋: 每箍长度=构件断面周长-8×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弯钩增加长度 计算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减箍筋直径。但当其小于15mm时,按15mm计取。 当设计为封闭焊接箍筋时,公式中“2×弯钩增加长度”应改为设计搭接焊的“搭接长度”。 (2)S形单肢箍筋: 每箍长度=构件厚度-2×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弯钩增加长度+d 构件厚度为S形单肢箍布箍方向的厚度。d为箍筋直径。多用于混凝土墙和大断面梁、柱双向尺寸的较小方向。 钢筋图示根数及长度的确定 钢筋根数及长度,应按设计图纸规定。当设计图纸无明确规定时,可参考以下条款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