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阅兵简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51年阅兵 本次阅兵中出现了民兵大队,他们是华北老解放区民兵的代表 。 火箭炮亮相51年阅兵 1952年,第4次国庆阅兵 公安部队首次参阅。 本次阅兵最为奇特的是,民兵大队的成员来自汉族和多个少数民族,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手里拿著新式武器。 1952年阅兵 摩托化步兵方队乘坐的并不是汽车,而是一百六十辆摩托车,煞是威风。在阅兵部队后面压阵的,是鼓乐齐鸣的军乐团。 1953年,第5次国庆阅兵 首都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特别感到欢欣鼓舞,因为我国人民已经取得抗美援朝斗争的伟大胜利,基本上完成了肃清三大敌人残余势力的各种社会改革运动,胜利地结束了经济恢复时期的工作,并从而稳步地开始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今年就是国家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 1953年阅兵 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出现在天安门观礼台上。该次阅兵仪式上,火箭炮兵方队第一次出现在受阅队伍中,使用的是苏制“卡秋莎”火箭炮。拖拉机牵引着加榴炮隆隆而过,“拖拉机拖炮”的新闻照片成为风靡全国的摄影佳作。 1954年,第6次国庆阅兵(建国五周年) 1954年,这次受阅部队中第一次出现了伞兵方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则是最后一次接受检阅。此次阅兵,受阅部队武器装备基本是苏式的。这是我军武器装备的一大进步。 1954年,扔掉“万国牌”装备的国庆大阅兵 1954年阅兵 1954年,时值国庆第五次阅兵所以规模较大。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观礼阅兵式,阅兵首长改由国防部部长彭德怀担任,阅兵总指挥改由华北军区副司令员杨成武担任。彭德怀乘敞篷汽车在杨成武陪同下,检阅排列在广场上的各部队。彭德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令》。雷达探照灯(右图)初次在公开场所亮相。本次阅兵历时2小时42分。 1955年,第7次国庆阅兵 这是我军实行军衔制后的第一次阅兵。部队官兵穿着崭新的制式军服,佩戴军衔、领章,军容焕然一新。一位38岁的少将被挑选担任阅兵部队领队。此举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结束了“有军无将”的历史。 1955年阅兵 1956年,第8次国庆阅兵 这是唯一一次在大雨中进行的国庆阅兵。应邀参加八大的50多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代表参加了观礼。阅兵部队乘坐的是第一批出厂的国产解放牌汽车,雷达探照灯部队也初次公开亮相。 1956年阅兵 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在阅兵总指挥杨成武陪同下检阅部队,受阅部队精神振奋势气高昂,令人激动。 人们渴望见到的国产喷气式飞机未能参加受阅。 1957年,第9次国庆阅兵 国产喷气式轰击机、歼击机第一次通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有的飞机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建立过功勋。几乎所有的飞行员都是战斗英雄,其中还有少数民族飞行员。 1957年阅兵 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观礼阅兵式。彭德怀元帅乘检阅车检阅部队,原向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发布命令”改为讲话。受阅坦克数量是新中国成立后历年阅兵中最多的一年,但受阅总人数和飞机是历次阅兵中最少的一次。公安部队最后一次受阅。 1958年,第10次国庆阅兵 受阅方队最引人注目的是我军在开国之后创建的军事学院和步兵、炮兵、坦克兵、工程兵、空军、海军等军事学校的将校学员。 * * 国庆阅兵 一、国庆阅兵的起源 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 一、国庆阅兵的起源 据记载,公元前,古埃及、波斯、罗马等国,已有阅兵的活动记载。18世纪的西欧一些国家,阅兵式盛行于军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莫斯科红场阅兵震动了全世界。 阅兵在中国源远流长。相传4000多年前,中国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曾在现今河南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会上,众多士兵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边歌边舞,以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 据史料记载,在我国古代的春秋时期就开始阅兵了。最初的阅兵是以打猎的方式进行的。军队列好阵势,最高统治者成长官在阵前先用弓箭射猎禽兽,然后检阅部队,所以叫“搜”(音sōu,意为春天里打猎)。以后,又发展为定期检阅军队或战车。每年一次检阅步兵叫“搜”,三年一次检阅战车叫“大阅”,五年一次检阅步兵和战车叫“大搜”。 统治者这样定期阅兵,其用意除了检查兵员装备状况外,主要还在于向百姓示威。如春秋时晋文公认为“民未知礼(威仪),未生其共(共同恭:敬肃)”,于是乎“大搜以示之礼”。另外,还有在战前或战斗间隙进行的不定期的阅兵,叫“观兵”或“观师”。这样的阅兵,除在战前鼓舞士气外,更主要的还在于向敌方示威。公元前625年,郑国由于攻打宋国,遭到各诸侯国的讨伐。诸侯军队把郑国围住后,“观兵于南门”。郑国慑于诸侯军队的阵势,“乃行成”(求和)。      

文档评论(0)

明天会更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