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
关于马岛战争的研究报告
目录
一、马岛战争背景; - 3 -
二、马岛战争全局分析与评论; - 5 -
(一)、战争前的迷雾: - 5 -
(二)、英阿马岛之战概况: - 5 -
(三)、由马岛之战想到的: - 14 -
1、由马岛战争想到应急作战 - 14 -
2、由马岛战争想到现代战争的保障 - 20 -
3、由马岛战争想到的心理战 - 25 -
4、由马岛战争想到武器的兼容性问题及以劣胜优 - 31 -
5.人才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 33 -
6、高科技信息化战争与人民战争,持久战 - 35 -
7、外交的力量 - 37 -
(四)、未了结的恩怨 - 38 -
三、马岛战争的经验教训; - 39 -
四、马岛战争对世界军事格局的影响; - 42 -
五、浅谈我国国防建设; - 44 -
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辩证思考: - 44 -
二、认清我国当前的国防形势: - 46 -
三、对我国国防发展的几点建议: - 51 -
六、关于对台军事斗争准备的几点意见; - 53 -
七、结束语 - 55 -
八、参考文献: - 55 -
一、马岛战争背景;
马尔维纳斯群岛(本文简称马岛),位于南大西洋,东到西经5 7 °4 0 ,西到西经6 2 °,南到南纬5 3 °,北到南纬5 2 °1 5 之间的海面上。该群岛由3 4 6 个岛礁 组成,总面积1 5 8 0 0 平方公里,其中长年有人居住的有十五个岛屿,主要有索莱达岛(即东福克兰岛,本文简称东岛),大马尔维纳斯岛(即西福克兰岛,本文简称西岛),总人口约两千,绝大多数是英国移民后裔。首府为斯坦利港(即阿根廷港)。南乔治亚岛是马岛的附属岛屿,(本文简称南岛),位于马岛东南7 1 6 海里,西经3 9 °南纬5 3 °的海面上,面积3 7 0 0 平方公里,居民随季节变化时多时少,最多达5 0 0 人,首府为格里特维肯港。
马岛距南大西洋与南太平洋之间的要冲航道麦哲伦海峡2 5 0 海里,距阿根廷本土2 7 6 海里,距英国本土7 0 0 0 海里。属寒带气候,岛上多沼泽,生物资源贫乏,但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不仅位于沟通南半球两大洋交通的必经之路,而且漫长曲折的海岸线组成的众多港湾,构成英国在南大西洋的最重要的基地。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海军都利用这一基地控制南大西洋的制海权。而近年来,马岛又成为开发南极的前进基地,其地位更显重要。加上八十年代发现的海底石油,据称,其蕴藏量可能达20亿桶,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科威特,更加剧英阿对马岛主权之争。
英阿对马岛的主权之争由来已久。据历史记载,马岛被发现于16世纪,但何人何时发现,说法不一。阿认为,1520年,麦哲伦探险队的一名葡萄牙人戈梅斯最早发现了马岛。英国则认为是由英国航海家戴维斯于1592年8月14日驾驶希望号船首先发现的。1690年英国人约翰·斯特朗来到该岛时,发现了东西两个大岛之间的海峡,将其取名为福克兰海峡。此后,英国称该岛为福克兰群岛。1764年,法国人在东岛上建立了居民点,将其命名为马洛于内群岛。
1770年,西班牙占领了该岛,将其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1816年阿根廷摆脱西班牙的统治宣告独立,并宣布继承对马岛的主权,将马岛定为阿的第24个省。4年后,阿海军又将国旗插上了索莱达岛要塞顶峰,宣布对该岛拥有全部主权。
英国则以该岛为英国人最早发现为由,于1832年和1833年先后出兵占领西岛和东岛。为显示主权,英国人在岛上设置了总督府及其他行政机构,向该岛移民,并挤走了岛上土著居民。此后,马岛便沦为英国殖民地。但阿从未放弃对马岛的主权要求。
1958年,英阿两国关于马岛的争端被诉诸于合国,联合国先后4次通过决议,要求英阿两国以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由于双方均不愿从本国的立场上后退,这种谈判只能是谈谈停停,吵吵争争,成为马拉松式的谈判,英国也因此控制着该岛100多年。 1982年2月26日,英阿关于马岛的谈判又重新开始,但是这一次,阿根廷人显然已对谈判失去了耐心和信心,他们已不指望能从谈判桌上得到什么,他们之所以愿意谈判只不过是故意放出来的烟幕。此时阿军方正在悄悄准备一项代号为罗萨里奥的行动计划,他们决心要以牙还牙,用武力来收回对马的主权,于是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英阿马岛之战。
二、马岛战争全局分析与评论;
(一)、战争前的迷雾:
马岛争端一直以来是英阿两国解不开的仇怨,久拖不决的谈判已使阿根廷人失去了耐心。所以阿方一面部署力量与英方谈判,一面开始军事准备。1981年底,加尔铁里将军就任阿总统后,即定下了必要时以武力收复马岛的计划。在加尔铁里眼里,赢得战争的最有分量的筹码就是与美国兄弟般的友谊。但战争并非儿戏,阿方决定事先试探英方对军事行动的反映程度,但不幸的是英方给予了阿方错误的信号,1 9 8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