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下列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 A.阳光、温度 B.空气、温度 C.水分、土壤 D.病毒 、花粉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 A.温度 B.水分 C.空气 D.有机物 (3)荒漠中的植物大多根系发达,人们利用这个特点在沙地上栽种植物,防风固沙,这说明(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与生物相互作用 D.以上都对 (4)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5)连线 蚯蚓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沙地种植物固沙。 生物适应环境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南橘北枳” 生物影响环境 “大树底下好乘凉”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环境影响生物 沙地中的植物根比茎还长 如图所示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其余都是________。 (2)、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食物网中兔与草,蛇与鼠之间是___________的关系。 (4)在草 兔 狐这一食物链中,如果兔的数量减少, 则__________数量会相应减少。 (5)如果该食物网要长期维持下去,还应该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 (6)如果在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体内有DDT农药,那么,该食物网中体内DDT浓度最高的生物应该是_____________。 C.鱼 D.鱼鹰 B.水蚤 练习:一个池塘被农药污染,该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池塘中有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水蚤→鱼→鱼鹰,那么该食物链中体内农药含量最多的生物可能是( ) A.浮游植物 D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能量沿食物链递减;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1.判断生态系统的方法:检查所描述的是否具有生态系统的 各组成成分,即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 分。 2.食物链的特点:从生产者开始,止于消费者,箭头指向捕 食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3.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 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4.在食物链中,体内积累最多有毒物质的生物:最高营养级 (最后端)的消费者。 * * * * 双福中学 姜宣林 单元知识框架 1、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 2、生物能进行________;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 ; 5、生物能 , 6、生物都有_____________的特性。 一、生物的特征: 作出反应 生长和繁殖 遗传和变异 生物的其他特征:除 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 和 的基本单位。) 病毒 结构 功能 营养 呼吸 (1)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______________。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有________关系,还有竞争、________关系等。 (2)非生物因素:________、温度、________空气等,当其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______________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二、生物圈 (1)范围:主要包括_______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_______圈的表面。 大气 岩石 三.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生物) 其他生物 光 水 生物的生活 捕食 合作 实例:沙漠到处都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1)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生活方式 (2)影响: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形态结构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例:沙漠中的植物(缺水的适应);秋天落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D基站高频告警处理思路及方法.docx
- TD-SCDMA多小区联合检_测性能西安测试报告0817.doc
- Unit 6新视野第四册教案.doc
- TDD上行干扰检测数据采集指导书(PEAC)V1.2.docx
- Unit 6-Section C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ppt
- t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2).ppt
- TeamViewer 实现电脑、手机相互控制.pptx
- Unit-2定义 2.2 项目定义.pptx
- Williamson(1979)transaction-cost economics交易费用经济学-合同关系的治理(中英文).doc
- 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实例:让外网访问虚拟机.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