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殊类型急性脑梗死综合征 在我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约150—200万例,现存的脑血管病患者有700万余例,脑血管病的致残率很高,约3/4的存活者遗留各种功能缺损,且复发率也很高。缺血性脑卒中约占所有脑血管病的70%,特别是特殊类型急性脑梗死综合征致残率、死亡率更高,如: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1.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综合征2.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大脑中动脉(MCA)起始部或颈内动脉远端闭塞后,如果不能在短期内建立起有效的侧枝循环,可引起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完全性脑梗死,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因脑疝而死亡。这种脑梗死的病死率高达80%,因而被称为“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alignant MCA infarction, mMCAI) 发生率 Hacke等报告mMCAI占所有幕上脑梗死的5.3% 瑞士Lausanne脑卒中登记中mMCAI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的7.6% 在心房纤颤的脑梗死患者中高达15% 危险因素 高龄、高血压、吸烟、心脏病、糖尿病 病因 心源性栓子、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各种原因的动脉炎和其他来源的栓子 其中心源性栓子占50%以上,心房纤颤所致者占1/3,尤其在MCA主干闭塞中最为重要 病因 其次为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和夹层所致的颈内动脉远端闭塞占40% 少见的病因有各种动脉炎,甚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也可引起 转移性黑色素瘤栓塞也有报告 但高达16%的患者原因不明 病理 脑动脉硬化 ① 动脉粥样硬化 ② 淀粉样血管病 ③ 毛细血管前小动脉硬化 血栓形成:发生率:颈内动脉起始部及虹吸部为29%、大脑中动脉43%、大脑后动脉9%、大脑前动脉5%、基底动脉7%、椎动脉7%。 脑梗死:约4/5的脑梗死发生颈内动脉系统,1/5发生在椎基底动脉系统。 缺血性软化病变过程分为三期 ①坏死期 ②软化期 ③恢复期 脑缺血性病变临床病理分期 ①超早期(1—6小时):病变区脑组织常无明显改变,可见部分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肿胀,线粒体肿胀空泡化。 ②急性期(6—24小时):缺血区脑组织苍白、轻度肿胀,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呈明显缺血性改变。 ③坏死期(24—48小时):可见大量神经细胞消失、胶质细胞坏变;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吞噬细胞浸润,脑细胞明显水肿。 ④软化期(3日—3周):病变区液化变软。 ⑤恢复期(3—4周后):液化坏死的脑细胞被吞噬清除、胶质细胞增生、毛细血管增多、小病灶形成胶质疤痕,大病灶形成中风囊,此期维持数月至2年。 出血性脑软化 常为脑梗塞和静脉阻塞所致,风湿性性心脏病继发脑梗塞和接近皮质的脑梗死易继发出血。 临床表现 发生于20-89岁的不同年龄者,平均发病年龄56岁-61岁左右。但有报告 4-8岁的小孩也可发病 男性略多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起病时的症状和体征并无特异性 可表现为完全性脑卒中,症状和体征在起病5分钟内即达高峰 也可表现为进展性脑卒中,病情在24小时内或之后波动,然后逐渐进展;颈内动脉闭塞引起者,较多表现为进展性脑卒中。 主要症状和体征 包括面部和肢体的偏瘫(98%) 偏身感觉障碍(92%) 同向偏盲(73%)和眼球注视障碍(47%) 还有头痛(50%)、认知障碍或意识清醒度下降(55%) 主侧半球受累还出现运动性、感觉性或半球性失语(91%) 头眼偏向一侧和嗜睡和呼吸障碍,嗜睡可以在起病3小时出现,有点类似脑出血 2-4天意识水平明显下降,并出现脑疝表现。脱水治疗后,部分单侧瞳孔散大者可以逆转。但出现双瞳孔散大的病人多数死亡。 多数病人在起病3小时-5天,因意识障碍、脑干反射消失、吸入性肺炎等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高达78%的病人在起病2-7天死于脑疝 影象学表现 起病3-6小时内,头颅CT扫描即可见MCA区梗死的早期征象,表现为MCA高密度征和脑实质早期改变征象,前者可与MCA点状征(MCA dot sign)同时存在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般起病时偏身瘫痪程度较重,同时有偏身感觉丧失者,提示mMCAI的可能性较大 若同时有失语或意识障碍,更应高度警惕 完全性偏瘫、偏身感觉缺失、偏盲、失语和意识障碍等组合症状出现提示mMCAI的可能性为73% 入院时NIH评分高于20分者,发展为mMCAI的可能性更大 昏迷是最重要的死亡预测因子 影像学检查预测发展为mMCAI的可能性 早期CT平扫,MCA区低密度67%或50%、大脑半球脑肿胀、中线结构移位和MCA高密度征用于判断mMCAI的特异性为分别为100%, 94%,100%, 97%,和 84%, 但敏感性不高(分别为45.2%, 58.1%, 12.9%,19.4%,和70.9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