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与亚毫米波段贝塞尔波束的产生及其特性研究.pdf

毫米波与亚毫米波段贝塞尔波束的产生及其特性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毫米波与亚毫米波段贝塞尔波束的产生及其特性研究 余燕忠 窦文斌 1 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6) 摘要 尔波束在无界的自由空间中传播时,与其传播方向垂直的每个平面上的强度分布总是保持不变且具有高 度的局域化。由于这类波束具有主瓣尺寸小(约为波长量级)、强度高、焦深长、方向性好、传播距离远 等许多新颖的特性,有着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在光学领域,它可应用于激光大气通讯、宇宙飞船间的 能量传输和通信、电磁波炮弹与子弹的实现;用于高精度定向或准直光学系统;可作为光钳来操纵粒子; 还可应用在激光加工技术中。国际上迅速地掀起对贝塞尔波束的研究热潮,众多的科学家相继投入到有 关的理论、实验及实际应用的研究中。在毫米波与亚毫米波频段,它可望用于成像、测量及实现电磁能 量在空间的远距离聚束传输等,所以在该频段对这类波束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潜在的应 用价值。本文将在毫米波与亚毫米波频段开展对贝塞尔波束的研究,深入分析这类波束的标量和矢量性 质;提出几种近似实现贝塞尔波束的物理方法;严格分析轴棱锥实现的伪贝塞尔波束特性:研究贝塞尔 波束的衍射传播特性;最后还展望了其潜在应用。本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l、详细分析了贝塞尔波束的标量和矢量性质。首先分析了标量形式的贝塞尔波束,在此基础上借助 塞尔波束的极化方式;计算了TM和TE模的能量和能流密度。这些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贝塞尔波束的 性质,对研究如何产生高质量的伪贝塞尔波束也有很大的帮助。 2、运用二元光学元件(BinaryOptical 活实现任意阶的伪贝塞尔波束。使用的设计工具有二维和三维两种,其中二维工具为遗传算法(Genetic Finite.Difference Algorithm,CA)联合二维时域有限差分(Two-Dimensional 而三维则是微遗传算法(Micro-Genetic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BOR.FDTD)方法相结合。 Conical 3、严格分析由传统的轴棱锥(Axicon)和分形圆锥透镜(FractalLens,FCL)产生的近似贝塞尔 了这两种元件产生的伪贝塞尔波束的轴向和横向强度分布,分析并总结了它们的衍射特性。 4、提出并设计7--元轴棱锥(BinaryAxicon)元件,以便用于微型化或集成化的准光系统中。所设计 的器件较全息型轴棱锥(HolographicAxicons)易于加工,且与传统的轴棱锥相比有体积小、重量轻、损耗 小等优点。 布的伪贝塞尔波束。 6、分别设计并分析了贝塞尔、贝塞尔.高斯谐振腔。基于准光技术分别设计了贝塞尔、贝塞尔.高斯 7、比较了贝塞尔波束与高斯波束的衍射传播特性。由于先前学者所采用的比较标准不够客观公正, 边光阑后的衍射场分布,总结了比较结果。 公式 Researches ononGenerationenerationolofBessel15esselBeamsearnsandandTheir1heir at Millimeterand YU WenBin YanZhong,DOU State Lab.OfMillimeter Key Waves,Southeast Abstract Besselbeamsareintroducedinto Durninand in1 opticsfirstlyby CO-workers987.WhenidealBessel beams infree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