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气圈与水圈变化过程的地质科学-地球科学进展.pdf

探索气圈与水圈变化过程的地质科学-地球科学进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Vo1.6N。.6 地球科学进展 № .,]991 1 ●■l I■ 探索气圈与水圈变化过程的地质科学 汪品先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 系 上海 200092) 提 要 :地质科学的任务正从 资源勘探扩展到环境预剖,从面向过去变为也要面向未来。 与此相应,除地球的固态圈层外 ,气圈和水圈的历史演变也成为其直接的研究对象。古海洋 学、古湖泊学、古水文学、古大气化学和古气象学等新学科应运而生。新的研究领域要求改 革研完方法 ,应用严格 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经过模式的建立和检验过程的定量研究,其 结果必将推动整个地质科学的现代化。最后对我国开展相应研究提出j若干建议。 关键词 :环境预测 古水圈 古气圈 全球 变化 模式建立 一 、 地质科学的新领域 长期以来 ,地质科学主要为矿产资源服务,研究重点在于固态圈层 ,生物圈的演化是作 为地质时代的标志、气圈和水圈的演化是作为矿产形成条件来加 以研究的。当人类把注意力 投向未来生存环境的预测和保护时,气圈和水圈的历史演变就成 为直接的研究对象。近年来, 古海洋学、古湖泊学、古水文学、古大气化学 、研究大气环流的古气候学 、古气象学和研究 古潮汐等同题的古地球物理学蓬勃发展 (表一)。它们不仅是新开拓的研究领域 ,而且要求新 型研究方法、技术 ,对整个地球科学的方法学提出了挑战。 本来 ,沉积矿产的形成条件和许多地质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很难直接靠固态圈层的变化 得到解释。不了解海岸上升流的地质意义,就难以理懈大 海相生油层系的成因m;不认识湖 水中营养元素富集引起的藻类勃发,也无从说明某些陆相油页岩的形成。。至于环境变化趋势 的推测,更离不开地表流态圈层演变历史的研究。在宏观上 ,要研究固态圈层的构造运动如 何引起大洋和大气环流的改组,从而造成气候、生物和沉积的变化。例如印度板块与欧亚板 块碰撞 ,导致东亚季风的形成 ,使我国早第三纪晚期发生气候带格局的根本改变 ;巴拿马海 道关闭,导致墨西哥湾流的形成 ,使上新世晚期北极冰盖产生 。在微观上 ,要研究海、陆、 气之间微粒物质的交换,对生物群和沉积物可以产生的各种影响。例如在大气微尘搬运过程 中,气溶胶 中的铁离子可能对大洋初始生产力有重要影响。;而海浪溅沫中的气溶胶 ,也可 以 影响陆地的生态系。目前,对气圈和水圈的研究已经使地球科学深入到新的层次,探索的古 环境参数已不再限于温度、盐度、探度一类传统项 目,古云量、古风速 、古生产力、古潮差、 收稿 日期:1991一O4—20 维普资讯 2 Vo1.6 No.6 汪品先 :探索气圈与水圈变化过程的地质科学 Nov.,l991 古海洋底层水更新的速度、古大气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等等,都已经提上 日程。 表 l 几个有关学科的国际会议戴计划 学科 会 议 时问与地点 第一届 J983瑞士苏孳世 古海洋学 国际古悔洋学大会 第二届 1986美 国伍 兹霍承 第j届 1989英国剑桥 第 四届 1992蔼国基尔 第一届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