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的异质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水力学 ——景观生态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 (landscape ecology)是在1939 年由德国地理学家C. 特洛尔提出的 景观生态学。它是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之间交叉学科,主体是生态学和地理学。 地理学中的景观学产生于德国,19世纪末叶,由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德国的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将景观的概念引入地理学中,他认为景观的地理学含义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作为一门研究景观形成、演变和特征学科的景观学产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德国地理学家Seigfried   Passarge 于1919―1920年出版了三卷本《景观学基础》之后,又于1921―1930年出版了四卷本的《比较景观学》。在这两部著作中,他认为景观是相关要素的复合体,并系统地提出了全球范围内景观分类、分级的原理;并认为划分景观的最好标志是植被,同时,他还提出了城市景观的概念。作为景观学说的提出者之一的德国人文地理学家Otto Schluter 于本世纪初发表了《人类地理学的目的》一书,在该书中他提出了文化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主题的观点。在1952-1958年间先后完成的三卷本《早期中欧聚落区域》一书中,他提出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区别,并最早把人类创造景观的活动提到了方法论原理上来。其实有关人文景观的思想,早在1925年即在美国人文地理学家Carl Sauer的《景观的形态》一书中得到了反映,在该书中,Sauer 提出应重视不同文化对景观的影响,认为解释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自本世纪3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一个景观学研究的中心,这就是前苏联的景观学研究。其代表人物为贝尔格。他于1913年即提出,景观是地形形态的一定的、有规律地重复的综合体或群体这一概念。1931年,贝尔格的巨著《苏联景观地理地带》一书出版,该书是苏联系统阐述景观学原理的第一次尝试。在该书中他进一步明确和补充了1913年所下的景观定义,提出了景观的例子,研究了景观与其组成成份之间的相互作用,谈到了景观的发展与起源问题。 景观是一定空间范围内,由不同生态学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地域单元。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的异质性,不同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景观的特点: 景观结构 中文名称:景观结构 英文名称:landscape structure 定义:景观各组成要素或景观综合体间相互结合的形式,一般理解为景观的空间组织形式。 景观结构是景观的组分和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和组合形式。景观生态学用斑块(patch)、廊道( corridor)、基质(matrix)这一基本模式来对其描述,较新的还提出了“缘(edge ) 景观格局(landscape pattern)指空间结构特征,包括景观组成的多样性和空间配置。景观格局是在自然力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形成的。降雨、气温、日照、地貌和地质等自然因素形成了大尺度的原始景观格局,而人类历史上的农牧业生产活动、砍伐森林、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等都大幅度改变着景观格局,其后果是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草原和森林变成了农田、城镇或开发区,原始的景观格局发生了剧变。各种工程设施的建设,也改变了景观的空间配置。比如公路、铁路设施,对于野生动物的迁徙是致命的障碍。另外,水库淹没土地后,陆地景观变成水域,丘陵变成岛屿,造成原有陆地景观的“破碎化”。 斑块(patch) 斑块(patch)是景观中的基础单元,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斑块可以是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和居民区等,各种斑块的性质、大小和形状都有许多区别。斑块的概念是相对的,识别斑块的原则是与周围环境有所区别且内部具有相对均质性。斑块对于景观格局的结构特征和生态功能具有基础性质。 廊道( corridor) 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从旅游角度讲,主要表现为旅游功能区之间的林带、交通线及其两侧带状的树木、草地、河流等自然要素,有三种类型:区间廊,指旅游地与客源地及四周邻区的各种交通方式、路线与通道;区内廊,指旅游地内部的通道体系;斑内廊,指斑块之间的联络线,如景点的参观路线。廊道是线性的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景观单元,具有通道和阻隔的双重作用。所有的景观都会被廊道分割同时又被廊道连结在一起,其结构物征对一个景观的生态过程有强烈的影响。 江南水田斑块 基质(matrix) 基质是斑块镶嵌内的背景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形式。一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