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地球的秘密——卫星遥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索地球的秘密——卫星遥感 1. 引言 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获取天气变化情况、哪里 有矿产、哪里发生灾害、哪里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城市违建是不是增多、 海洋温度变化等等,这些都是由于遥感技术和空间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 技术、地球科学等相关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和有机融合,使得人们可以很 容易地通过遥感卫星获取在气象、海洋、地质、矿产、土地、环境、城镇 建设和灾害监测等各个领域的地球环境信息 (详见图1-4)。遥感技术的 应用,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成为人们趋利避害的重要技术手段。 图 1 遥感卫星在气象降水领域的应用 (来源: /tc?from=bd_graph_mm_tcsrd=1dict=20src=http%3A%2F%2F %2FNews%2Fshxw%2F2019%2F05%2F08%2F100338831077.htmlsec=1557824969di=a56b66ee e0a6fddf) 图 2 遥感卫星在海洋温度领域的应用 (来源:/AMuseum/oceanic/Pages/tech/tech_1_sensing.html ) 图 3 遥感卫星在矿产分布领域的应用 (来源:n419999461.shtml ) 图 4 遥感卫星在植被覆盖领域的应用 (来源:陈甫:从一棵树到一片林——卫星遥感带你感受塞罕坝的生与死) 2. 遥感卫星系统概述 2.1.遥感的定义 遥感(Remote Sensing)可以理解为遥远感知。它作为一个专用名词, 是由美国海军科学研究局的Evelyn L. Pruitt 在1960 年首先提出的。在 60 年代初期,人类观测电磁波谱的能力 (见图5)已远远超出了人类视觉 和摄影胶片灵敏度的范围,需要有一个新的术语来概括从远处平台上观测 物体的全过程,遥感这个术语正式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图 5 电磁波谱的应用 (/dpool/blog/s/blog_49711ed00102en2q.html ) 遥感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 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分析,以识别目标物体及其变 化规律,解决有关实际应用问题之全过程的总称。例如可以是从人造卫星、 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上收集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判认地球环境和资源。 遥感卫星 (见图6 ,左一来源:中方调动卫星搜寻北方走廊 舰艇赴新海区搜救 /cmsn20140319017097 )就像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它 在太空中远远的观测着我们的地球,通过可见光波段观测地球表面的变化、 通过热红外波段感受地球的温度、通过微波波段穿透地表看里面的部分构 造等,然后对这些遥感影像进行分析,得到地球的详细健康数据 ((来源: 陈甫:从一棵树到一片林——卫星遥感带你感受塞罕坝的生与死))。还比如,可以把遥感卫 星想象成《葫芦兄弟》中的拥有“千里眼”能力的二娃,无论对方离自己 多远,无论他与目标之间有没有遮挡,想要看的都尽收眼底。 图 6 遥感卫星“千里眼”功能 (来源:/question/392761104.html ) (来源:/omn20190427A09T7F00#p=1 )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认为某个物体的一些特性是能够遥感的,那么 这些特性必然对探测装置产生某些扰动性影响。产生这些扰动性因素可以 归为两大类:辐射和力场。对于辐射而言,所有高于绝对温度的物体都能 不断辐射出电磁波能量 (见图7),因此只要通过适当的探测装置,就可 以对物体的电磁波辐射特性进行测量。对于力场而言,主要是指地球上的 重力场 (见图8)、磁力场等,因此只要是有质量的物体,通过适当的探 测装置,也可以对其进行探测。由于目前大多数论述与专著已将重力场和 磁力场的遥感探测归为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