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辨脾病证候 病变特点及常见症状 常见病因 基本证候 一、病变特点及常见症状 1.脾失健运,水谷运化失常 --------纳呆,腹胀,便溏 2.脾失健运,水湿内停 -----浮肿,头身困重。 3.脾气亏虚,升举无力----内脏下垂。 4.脾不统血--------出血。 常见病因 : 1.饮食不节 2.思虑过度 3.劳倦过度 4.病后失养 5. 外感寒湿或湿热 基本证候 1.脾气虚证 2.脾虚气陷证 3.脾阳虚证 4.脾不统血证 5.寒湿困脾证 6.湿热蕴脾证 1.脾气虚证 【概念】 指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以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及机理】 纳呆,腹胀,食后胀甚------ 脾气虚运化无力,水谷内停。 便溏,或肥胖,浮肿 ------ 脾气虚运化无力,水湿内停。 肢体倦怠,形体消瘦 ------- 脾气虚四肢肌肉失养。 兼气虚表现。 舌淡苔白,脉缓或弱 -------脾气虚弱之象。 2.脾虚气陷证 【概念】指脾气虚弱,中气下陷,以脘腹重坠、内脏下垂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病因】 脾气虚进一步发展。 妇女孕产过多。 久泻久痢。 【临床表现】 脘腹重坠作胀,食后益甚; 或便意频数,肛门重坠,甚或脱肛。 或小便浑浊如米泔; 或子宫下垂。 兼脾气虚的表现。 3.脾阳虚证 【概念】 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以食少、腹胀腹痛、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临床表现及机理】 腹痛绵绵,喜温喜按 ------阳虚生寒,寒凝气滞。 四肢不温-------脾阳虚不能温煦四肢。 或白带清稀量多----阳虚失运,水湿下注。 兼脾气虚表现。 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脾阳虚之象。 4.脾不统血证 【概念】指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行,以各种慢性出血与气血亏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辨证要点】 各种慢性出血与气血两虚(或脾气虚)证共见。 脾病虚证鉴别共同点:均有脾气虚的表现 脾气虚+ 内脏下垂-------脾虚气陷 寒 象-------脾阳虚 慢性出血-------脾不统血 现代研究 1.动物模型: 以劳倦加饥饱失常等复合因素造成脾气虚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用温热和苦寒中药造成脾阴虚和脾阳虚证动物模型。 2.观察指标: 脂质过氧化损伤,肝脾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免疫功能,胃肠道消化、吸收及运动功能等。 如对脾虚三证模型大鼠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检测,发现呈不同程度升高,各种抗氧化酶活性不同程度下降,且组间差异显著。各治疗组药物具有降低LPO、升高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结论:脂质过氧化损伤是脾虚三证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 脾虚患者注意事项 1. 宜食食物 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锅巴(焦锅)、薏米、熟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香菇等。 2.忌食食物 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 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香蕉、梨、西瓜等。 味厚滋腻,易阻碍脾气运化的食品。如鸭肉、甲鱼肉、牡蛎肉、芝麻等。 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 如荞麦、山楂、萝卜、香菜等。 举例 某男,50岁,腹泻绵延4年余,每日大便3―4次,腹痛绵绵,畏寒喜温。舌淡苔薄白稍腻,脉濡细。 脾阳虚证。治拟益火生土、运脾化湿。 方药:熟附子9克,党参15,炮姜炭6,炒白术12,川连3,木香、秦皮各9克,枳壳24,炒薏仁、车前草各15克,炒扁豆、山药各12,煅牡蛎30。 前方服30剂诸证大减,原方加减,再服40余剂,余症均消,后加服参苓白术散调理,随访数年未见复发。《全国名老中医验方选集》132 5.寒湿困脾证 【概念】指寒湿内盛,困阻脾阳,脾失温运,以纳呆、腹胀、便溏、身重与寒湿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病因】 外感寒湿 饮食失节,过食生冷或肥甘 【临床表现及机理】 脘腹胀痛---寒湿困脾,脾气被遏,气机不通。 纳呆,泛恶欲呕----寒湿困脾,脾胃纳运失职。 头身困重-----湿性重浊,阻遏清阳。 口淡不渴,便溏,或肢体肿胀,小便短少 ------寒湿困脾,运化失职,水湿内停。 或身目发黄,色泽晦暗----阳气不宣,胆汁外溢。 或妇女白带量多-----寒湿下注。 舌淡胖,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