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公开课件(讲义).pptVIP

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公开课件(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三节 北宋后期文学(一) 一、北宋后期文学概况 北宋后期指哲宗亲政至北宗灭亡。这一时期,打着革新旗号的新党执政集团已堕落为腐朽封建势力的代表,政治腐败黑暗,阶级矛盾激化,爆发了宋江、方腊等大规模农民起义,北方女真族南侵,导致北宋王朝覆亡。 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大体有两种倾向:一是以进士出身的知识分子为主,继承诗文革新传统和元祐学术的积极影响,出现了一些重要的作家和文学流派,创作趋于多样化;另一是以变质的新党为代表的文化专制势力,一方面打击进步文人,另一方面诱人远离现实、粉饰太平,以谄谀之作歌功颂德。 二、黄庭坚和江西诗派 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和秦观,时人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李廌和陈师道,又称“苏门六君子”。他们继承发扬了苏轼的“文章”之学,受苏轼精神的熏陶,但在创作中又各有特长和追求,保持了相当自由的文学空气,促成了风格的多样化。 1、江西诗派 黄庭坚提出较为系统的诗歌主张,在创作中进一步发展了苏诗散文化、议论化、大量用典的习气。吕本中编列《江西诗社宗派图》列黄庭坚为“宗派之祖”,下列陈师道、潘大临等二十五人,认为他们“皆出豫章”。因黄庭坚是江西人,故江西诗派即由此而得名。 南渡后,又有人编《江西诗派诗》和《江西续派诗集》,吕本中、曾几等也归入江西诗派。宋末元初,方回在其《瀛奎律髓》中称杜甫为江西诗派之“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遂有“一祖三宗”之说流传。 江西诗派的主张 江西诗派的主张有两大方面:一是思想内容方面,亦可称道德方面的要求。黄庭坚反对以诗干政的风气,反对以诗歌直接比附时事,强调诗歌更多地转向表达个人的内心世界,要求保持诗歌相对独立的价值。同时,他又受理学思想影响,反对在诗中毫无节制地表达感情。 二是在诗歌语言形式的研炼方面,他推崇杜甫、韩愈,认为“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他还提出“夺胎法”、“换骨法”。他好造奇语、用僻典,押险韵,形成生新拗峭、险涩奇崛的风格。总之,他进一步发展了以学问为诗、以文字为诗的风气。 2、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人,英宗治平四年中进士,任北京国子监教授,后呈诗于苏轼,得苏轼称赏,元祐时任校书郎、起居舍人、秘书丞、兼国史编修;绍圣年间被贬为涪州别驾;徽宗时曾知舒州,后被人诬告而解官,卒于贬所。有《豫章黄先生文集》、《山谷词》。 黄庭坚诗、文、词兼长,而其主要成就在诗。其诗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黄庭坚存诗一千五、六百首,内容广泛:如其《流民叹》、《上大蒙笼》等反映民间疾苦;《和游景叔月报三捷》等表达关心国防的爱国情怀;《次韵子由绩溪病起》、《再作答徐无隐》等提出公正用人的卓见。 黄庭坚写景、遣怀、赠答、题画之作最具个性,如《登快阁》写自己的洒脱襟怀,《寄黄几复》写真挚友情;《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之写江南胜景;《清明》之寄托人生感慨,充分显示了其内容的多样性。 黄诗在艺术上努力实践自己的诗歌主张,立意深曲,章法细密,烹炼字句,奇语惊人,而又能洗尽铅华。如其代表作《登快阁》、《寄黄几复》。 《登快阁》 《登快阁》既写清秋时节登上快阁所看到的江山美景,也充分表现了作者想归隐湖山的雅致。 《寄黄几复》 《寄黄几复》首联交代自己和友人黄几复相隔遥远;颔联是传世名句,写自己与友人的短暂相聚和离别后的孤独寂寞和对朋友的怀念;颈联和尾联是对友人的赞美。 黄庭坚的词也有相当的成就。今存词一百八十余首,良莠不齐。一部分写景抒情之作,以疏宕洒脱见长,时有豪迈之气,如其《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青玉案》(烟中一线来时路)。另一部分词近于柳永,多写花月伤别、狎妓艳情,有的流于猥亵。 后人常并称“秦七黄九”,其实黄词远不及秦观。 3、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人。元祐年间,经苏轼等推荐,出任徐州州学教授,后被免职。绍圣初,又被目为苏轼余党而遭罢职,后又任秘书省正字,贫病而卒,有《后山集》。 陈师道从学于苏、黄,尤喜黄诗,亦推崇杜甫。他作诗以苦吟著称,在句法、风格上追步杜甫,终因内容狭窄、功力不足,而“未免刻露”。少数描写人伦之情的作品比较平淡自然,真挚感人,如其《示三子》诗等。陈师道也喜用俗语入诗。 4、张耒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淮阴人。熙宁六年进士,元祐时官至起居舍人,绍圣时被贬监黄州酒税,后知颍州,又因哀悼苏轼而被贬为房州别驾。晚年移居陈州,陈州邑名宛丘,故其文集名《宛丘集》,一名《柯山集》。 张耒特别强调“意”、“理”,推崇文章“满心而发,肆口而成,不待思虑而工,不待雕琢而丽”。张耒以诗著称,存诗近一千七百首,以乐府诗和古体诗成就为高,多表现民间疾苦,如《输麦行》、《和晁应之悯农》。其诗多用白描,不事雕绘,少用硬语僻典,以平易自然、流丽晓畅见长。 5、晁补之 晁补之(1

文档评论(0)

老刘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