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9卷第4期 气 候 与 环 境 研 究 Vol.9 No.4
2004年 12月 ClimaticandEnvironmentalResearch Dec. 2004
热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研究方法
谈建国 黄家鑫
(上海市城市环境气象研究中心,上海 200030)
摘 要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热岛效应,热浪成为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的极端天气
事件,这使得热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问题成为许多国际机构,如世界气象组织 (WMO),
世界卫生组织 (WH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和各国气象、环境和流行病等方面
科学家关注的焦点。作者介绍近年来世界各地频繁发生的热浪及其原因、热浪对人体健康
的影响、热浪研究的指标法、多元回归分析和天气气候分型等多种方法,同时也提出防御
热浪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热浪;人体健康;高温;界限温度;天气分类
文章编号 1006-9895(2004)04-0680-07 中图分类号 X16 文献标识码 A
1 日厄弓旨
二 .r. 「刁
夏季对人体健康影响最直接的天气事件是热浪 (HeatWave)。世界各国对热浪的
研究很多,但是至今为止,热浪没有统一的定义。热浪通常是指一段不同寻常的让人
热得难受,通常情况下湿度又大的暑热天气,热浪一般可以持续几天甚至几周,热浪
使人体耐力超过限度导致发病甚至死亡。各个国家和地区依据不同的研究方法,对热
浪的定义有很大差异:如世界气象组织 (WMO)建议日最高气温高于32℃持续3天
以上的天气过程为热浪;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认为热浪为一段最高温度高于25℃持续
5天以上 (其间至少有3天高于30℃)的天气过程[I];美国国家天气局、加拿大、以
色列等国家气象部门都依据综合考虑了温度和相对湿度影响的热指数 (也称显温)发
布高温警报,当白天热指数预计连续两天有3小时超过40.5℃或者预计热指数在任一
时间超过46.5℃,发布高温警报[21。德国科学家基于人体热量平衡模型制定了人体生
理等效温度 ((PET),当PET超过41℃,热死亡率显著上升,这可用作热浪的监测预
警的指标[3.41;中国气象局则规定日最高温度35℃以上为高温,等等。热浪期间的超
额死亡以老年人和已患病人群为最高,这些超额死亡往往和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
和呼吸系统疾病有关。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世界各地频繁发生的热浪及其原因、热浪
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影响、热浪研究的指标法、多元回归分析和天气气候分型等多种方
法,同时也提出防御热浪的一些措施。
2 近年来世界各地热浪频繁、影响巨大
热浪是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世界许多大城市,每年都有数以千
2003-07-28收到,2004-12-08收到修改稿
万方数据
4期 谈建国等:热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研究方法
计的人因热浪袭击而致死,如1987年希腊热浪,有1000多人因中暑死亡;印度继
1998年2500余人因热浪而丧生后,2002年5月又遭受近4年来最凶猛的热浪袭击,
造成约1200余人死亡。这些数据仅仅是直接由热浪致死的,热浪间接导致死亡更多,
还有许多人由于热浪患病或者心脏老化。2003年夏天,热浪先后席卷了印度、中国东
半部及西欧各国,英国气温创130年来最高纪录,西班牙、葡萄牙热浪引发森林大火。
欧洲酷暑导致1.9万人丧命,其中法国最多,法国政府公布的死亡人数为14082人,
意大利政府公布的数字为4175人,葡萄牙1300人,荷兰1000至1400人,比利时
150人,西班牙 141人,德国40人。
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