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2008藝術生活學科
環境藝術系列教師研習
第二場 淡江大學
滬尾砲台公園參觀資料
行旅圖
一、滬尾砲台
目前所指的滬尾砲臺為創建 於光緒十二年(1886年),門額「北門鎖鑰」的砲臺。其位在臺北縣淡水鎮油車 里油車口的山坡臺地上,由於是在光緒十五年(1889年)裝配完工,並未參與任 何的戰事,所以仍保存的相當的完整。
歷史沿革 清光緒初年原建有舊式砲臺,以防守淡水港口。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中去戰爭發生,清廷詔以臺灣為東南海疆重地,命令加強海防,於是重修滬尾砲臺,福建陸路提督孫開華並率領部隊駐守。是年八月,法軍自基隆轉攻淡水,戰事頗烈,砲臺被毀。嗣後,臺灣巡撫劉銘傳聘德國工程師重建砲臺兩座,這兩座砲台正門上方的門額為光緒12年劉銘傳親筆所題,一為「北門鎖鑰」,一為「保固東瀛」,足見其受重視的程度。「保固東瀛」砲台不知在何時被夷平了。目前的滬尾砲台僅僅指「北門鎖鑰」而已,就是被列為二級古蹟的滬尾砲台。
此外,滬尾砲台於日據時期曾被當作日本砲兵的練習場地,光復後由國軍接收,一度被列為禁區,民國74年起開放供民眾參觀,民國80年開始部分整修工程,如今已完工。
建築特色
滬尾砲台為光緒12年(1886),劉銘傳聘請德籍工程師所營造,新式砲台兩座,以鐵水泥為建材,配以12吋及10吋徑阿姆斯脫郎後膛砲各一尊,及21公分徑克魯伯後膛砲二尊,面積約1.5公頃,原為回字形碉堡式建物。砲臺平面由外而內分別為土垣、壕溝、子墻、砲座、被覆、甬道與廣場,構造層次分明,其子墻最大厚度達 4.3公尺、最高達 7公尺,砲臺周圍長 340公尺,壕溝寬8公
內牆內之甬道
尺,土垣高6.5公尺,規模相當宏大,其外圍城牆以泥土堆積三丈餘高,圍繞四周成方型;內牆係以三合土築成,並有甬道相通被分隔為數間彈藥室與營房,中間有三間磚房。砲台主砲為12英吋英製阿姆斯特朗砲一尊,位在砲台東北角牆上,臺朝向淡水河口,座東南朝西北向,採用的是 360°迴轉的全圓磨心砲架,故射角能涵蓋整個淡水河口,主射方向在「望高樓」一帶(今淡水港燈塔附近),射程包含港子平、沙崙、中崙一帶。其餘三座則則集中於面海的兩面,採用半圓磨心砲架。故射角較狹。
圓形如石磨般的砲座
現存的砲台由於內圍房舍傾頹,故砲台外貌已變為口字形碉堡,其右側房舍被規畫為展示室,陳列基隆、淡水等地清代砲台的老照片,另外還有中法戰爭時淡水地區兩軍對陣的立體模型。牆垣上砲座部分,當年的大砲已被拆下熔解了,僅留下圓形如石磨般的砲座。砲座旁的子牆還有一個一個砲彈形狀的凹槽,是作為儲備砲彈之用。
儲備砲彈用之砲彈形狀的凹槽
位 置:台北縣淡水鎮油車里油車口四號
等 級:第二級(引自網址:/tony0268.html)
二、滬尾砲台公園
圖:滬尾砲台公園,新人準備拍攝婚紗照
滬尾砲台公園位於淡水高爾夫球場( 註1)旁,原本是淡水球場的第六、七號球道,後來台北縣政府向球場收回縣有地,闢建為滬尾砲台公園,占地計八公頃。由於前身為高爾夫球場,因此公園內擁有大片草坪,視野開闊,綠意盎然,成為休閒的好去處。許多新人都選擇這裡拍攝婚紗照片。我今天就看到五、六對新人來拍新婚照,整個公園裡顯得喜氣洋洋。
滬尾砲台公園是一處新的遊憩景點,但知名度似乎不如鄰近的二級古蹟 滬尾砲台。我一、兩年前來參觀滬尾砲台時,渾然不知這附近還有這麼一處綠草如茵的公園。原來,滬尾砲台與滬尾砲台公園之間並沒有直接相連。我當時走出滬尾砲台時,看見不遠的道路盡頭就是淡水高爾夫球場的大門,門口有警衛,以為前面已無路。其實過了大門,球場左側還有一條小馬路,馬路沿著球場的圍牆外,大約一公里左右,就可抵達滬尾砲台公園。
「滬尾砲台公園」與二級古蹟「滬尾砲台」分隔兩地,名稱卻容易混淆,若男女情人相約滬尾砲台公園門口,一個跑去公園等,一個跑去砲台等,則兩人可就足足相隔一公里。
圖:滬尾砲台公園-草坪區
滬尾砲台公園是那種讓人第一眼就會喜歡的公園。馬路邊一排行道樹的背後,就是大片青翠的草坪。公園入口處有二座木製涼亭,除此之外,並無太多都市公園常見的兒童遊樂場或運動設施,而是以原有的球場草原景觀為主。公園分為南北兩區。南區為草坪區,有上下兩處草坪,兩處草坪各有一條平緩的步道。可走步道右去左回,而上下草坪之間的小坡有茂密的相思樹及石椅,可供休憩之用。上層草坪之上,有更高的坡地,坡地之上,便是淡水高爾夫球場了。公園的另一區則是植物解說區,以樹林為主。林間有棧道及砲台遺跡。
我與老婆沿著步道散步前往草坪區。遠近的草坪上,各有新人在取景拍攝婚紗照。處處是幸福畫面。右去左回,繞一圈,約二十分鐘,就回到涼亭。老婆喊累,在涼亭休息。我繼續走往植物解說區。這一區以森林景觀為主,木製的棧道彎繞於樹林間,林間有幽緻的小草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