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学习方法归类;一、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
(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
(2)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时间:
18世纪初
;3、领导:
彼得一世
4、目的:
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5、内容:
(1)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2)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3)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4)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家,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5)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6、意义:
(1)通过改革,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地外扩张准备了条件(新首都:圣彼得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2)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材料一: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在俄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农奴受着沉重的剥削、压迫,生活极其贫困,国内市场的扩大受到限制;同时农奴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资本主义经营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得不到满足,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日益恶化,俄国的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拒统计,1858-1860年间,全国共发生了近三百次农民暴动。; 二、废除农奴制(1861年农奴制改革);克里木战争;克里木战争;;内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
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外因:克里木战争失败激化了
矛盾
目的: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
盾,增强国力,避免革
命发生,(摆脱日益严
重的农奴制危机)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
质改革; 2、开始: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3、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奴制废除后的农民;农奴制废除后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
“诸位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4、影响(意义):
(1)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俄国的改革;1、19世纪中期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资源的匮乏 B. 人口的众多
C. 农奴制的阻碍 D. 教育的落后
2. 宣布废除农奴制的俄国沙皇是
A. 彼得一世 B. 查理二世
C. 亚历山大二世 D. 拿破仑
3. 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
A.沙皇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B. 农奴主实行的封建制度改革
C. 农奴制的强化
D. 政策调整;4.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说明沙皇推行1861年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 解放农奴 B. 顺应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C. 避免革命,挽救统治危机 D. 加强沙皇专制
5. 关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A.俄国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B.农民可以无偿得到一块“份地”
C.不得再任意交换和买卖农民
D.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学习方法归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