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15,48(17):3372-3387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5.17.005
中国转基因棉花研发应用二十年
1 1 1 2 1 1 1
郭三堆 ,王 远 ,孙国清 ,金石桥 ,周 焘 ,孟志刚 ,张 锐
1 2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北京100081;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 100125 )
摘要: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重组DNA原理,将优良目的基因整合到靶标生物基因组中,并使靶标生物得以表
达目的性状的技术。这一技术克服了生物有性杂交的限制,使物种间基因交流的范围无限扩大,既可以从原核生
物到真核生物,也可以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还可以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反之亦然。因此,这项技术
自发明以来,即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医学等领域,为其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转基因植物是以农杆菌
等为媒介,将来源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等其他生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外源基因转入基因组中,使之稳定遗传并赋
予其靶标性状,如抗病、抗虫、抗逆、高产、优质等的植物。以 1972 年构建第一个重组 DNA 分子为契机,1983
年首次获得转基因烟草为起点,植物转基因技术在近30年的时间内发展迅猛,至今已有200多种植物已成功获得
转基因株系,40多种数千例转基因植株进入田间试验。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咨询服务中心(ISAAA)统计,
全球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由 1996 年的 260 万 hm2 2
已经迅速增到 2014 年的 1.815 亿 hm ,累计种植面积大约比中
国国土总面积还多 80%。在全球转基因植物研发和应用迅猛发展的同时,中国也先后批准了 7 种转基因植物的生
产应用,其中,抗虫棉是唯一大规模应用的转基因农作物。从 1994 年中国研制成功国产单价抗虫棉(GK),以及
1995年美国保铃棉进入中国至今,抗虫棉已经在中国推广应用了近20 年的时间。文章介绍了这20 多年来,中国
科学家在抗虫、抗旱耐盐碱、抗除草剂、抗病以及纤维品质改良等性状方面所取得的转基因棉花研究进展;在农
杆菌介导、基因枪轰击、花粉管通道介导、茎尖或芽尖转化、农杆菌液浸染和纳米载体花粉介导等不同转化技术
上所进行的探索;同时,介绍了中国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状况,并从抗虫棉品种审定、发展趋势和产业化状
况几个方面,介绍了转基因抗虫棉在中国的应用,最后对未来转基因棉花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抗虫棉;转基因;安全评价;品种;产业化
Twenty Years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ransgenic Cotton in China
1 1 1 2 1 1 1
GUO San-dui , WANG Yuan , SUN Guo-qing , JIN Shi-qiao , ZHOU Tao , MENG Zhi-gang , ZHANG Rui
1
(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