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公开课件(讲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地区分析 ——中国自然地理报告 第一部分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第二部分 区域内部差异 第三部分 区域人文因素和开发整治 1.1 高原地貌 主要山脉高原上山脉主要有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组 1.4高原景观 高原寒漠景观 高原草甸景观 高原草原景观 第二部分 区域内部差异 2.1 东喜马拉雅山南翼 位于青藏高原最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南侧 东西介于中国和不丹国境和横断山脉之间 面积8.5万平方千米 平均海拔6000米左右 2.5 藏南山地与谷底 藏东南谷地海拔只有1000公尺左右,在波密、察隅、珞瑜等地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在那里会见到大海波涛般的森林随着山峦起伏,森林中树龄200年的云杉, 平均直径有92公分,平均树高57米。其中有的高达80米,直径2.5米,一棵树就可出60立方米的木材。 在林芝附近还有一片奇妙的古柏林, 林中巨柏是西藏重点保护 的活化石,据考察确认, 其中最大的树龄达2500岁 ,国人瞩目的“汉柏”、“唐 柏”,和这些古柏比起来, 只能是小儿孙了。据统计 西藏有各种高等植物5000 多种,可以说是一座天然 的高原植物宝库。 2.6 藏北高原 体魄强健硕大,有的达1000公斤,肚子下长着厚厚的长毛,走起路来象战袍一样摆动,好不威风。藏野驴善跑,结队奔跑起来象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部队,浩浩荡荡。此外还有黑颈鹤、雪豹、盘羊、棕熊猫等100多种珍贵野生动物。 这块迄今地球上尚存的极少数自然生态保持完好的高大陆,空旷、辽阔、幽静,是一处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动物园。 3.1 人文艺术 史前文明包括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统一前的古代文明,其主要特征是以原始宗教苯教为主体文化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上限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和阿里地区旧石器末期至吐蕃时期以前系列岩画的发现,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的文明成就,展示出史前艺术的萌芽。 3.1 人文艺术 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时期为西藏文化艺术的重要历史时期。文化艺术的碰撞和相互吸收是此时期内的一大特色。大昭寺、小昭寺、昌珠寺和桑耶寺等寺院完美体现出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寺院集建筑、绘画和雕塑于一体,整个布局按佛教的世界模式修建,主体建筑则在藏式建筑的风格上融合了印度和唐朝中原之风,开始形成具有独特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体系。 3.1 人文艺术 由于相对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中央及地方政府对藏传佛教文化为主的各项文化事业的大力提倡,西藏文化艺术在清代走向了繁荣。人文、自然各个学科在继承传统文化和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文学艺术的发展集中代表 3.1 人文艺术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来,中国政府实行继承和发展藏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政策,西藏文化艺术各项事业欣欣向荣。西藏文化艺术这颗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明珠更加璀璨夺目。 3.1 人文艺术 珍贵文物受到保护,近十年来,国家拨款两亿多元人民币,维修了大昭寺、布达拉宫等大批寺庙,使这些古老的文化艺术重放异彩。 民间文化得到抢救和整理,著名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一直作为口头说唱艺术流传民间,现在这部史诗的抢救、整理和研究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并成立了专门机构。 藏族民间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曲艺四大集成工作正在紧张进行。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涌现了许多卓越的藏族艺术家和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近10年来,西藏出国演出的艺术团体达20多个,向世界展示了西藏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藏学研究成绩斐然。中国在西藏以及其他一些地方共建有 50 多个藏学研究机构,1986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出版了大量藏学研究著作,举行过多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和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交流。 藏医藏药研究所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西藏有1所藏医学院、10所藏医院、3家藏药厂,藏医藏药从业人员近万多人。 3.2 民俗——民居 西藏的传统民居,与西藏的其他文化形态一样,也具有其独特的个性。藏族民居丰富多彩,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各有特色,就连窑洞也能在阿里高原上寻见。西藏民居的历史十分久远,四千年前的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已有了丰富的建筑遗存。 3.2 民俗——民居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3.2 民俗——民居 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

文档评论(0)

老刘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