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学院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1).ppt

四川理工学院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退化菌种的复壮 狭义的复壮 是在菌种已发生衰退的情况下,通过纯种分离和 测定生产性能等方法,从衰退的群体中找出尚未衰退的个体,以达到恢复该菌原有性状的一种措施; 广义的复壮 指在菌种的生产性能尚未衰退前,有意识地进行纯种分离和生产性能的测定工作,以期菌种的生产性能逐步有所提高。 1、纯种分离; 2、通过寄主进行复壮; 3、淘汰已退化个体 。 二、微生物菌种保藏 (一)微生物菌种保藏的目的 妥善保藏,达到菌不死、不衰、不乱以及便于研究、交换和使用的目的。 (二)菌种的保藏原则: 1、挑选典型优良纯种(最好是它们的休眠体); 2、创造一个有利于休眠的环境条件; 3、方法的通用性、操作的简便性及设备的普及性。   (三)常用的微生物菌种保藏技术    1、斜面传代保藏??????? 将菌种定期在新鲜琼脂斜面培养基上、液体培养基中或穿刺培养,然后在低温条件下保存。它可用于实验室中各类微生物的保藏,此法简单易行,且不要求任何特殊的设备。但此方法易发生培养基干枯、菌体自溶、基因突变、菌种退化、菌株污染等不良现象。 2、矿物油中浸没保藏 ? 可用于丝状真菌、酵母、细菌和放线菌的保藏。特别对难于冷冻干燥的丝状真菌和难以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孢子的担子菌等的保藏更为有效。是将琼脂斜面或液体培养物或穿刺培养物浸入矿物油中于室温下或冰箱中保藏。 3、干燥-载体保藏 适用于产孢子或芽孢的微生物的保藏。是将菌种接种于适当的载体上,如河砂、土壤、硅胶、滤纸及麸皮等,以保藏菌种。以沙土保藏用得较多。 4、冷冻保藏 是指将菌种于-20℃以下的温度保藏。 (1)普通冷冻保藏技术(-20℃): (2)超低温冷冻保藏技术:要求长期保藏的微生物菌种,一般都应在-60℃以下的超低温冷藏柜中进行保藏。 (3)液氮冷冻保藏技术: 在液氮中保藏的菌种的存活率远比其他保藏方法高且回复突变的发生率极低。液氮保藏巳成为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的最好方法。 5、真空冻干保藏 此法是微生物菌种长期保藏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大部分微生物菌种可以在冻干状态下保藏10年之久而不丧失活力。而且经冻干后的菌株无需进行冷冻保藏,便于运输。但操作过程复杂,并要求一定的设备条件。 6、寄主保藏 适用于一些难于用常规方法保藏的动植物病原菌和病毒。 7、基因工程菌的保藏 基因工程菌最好应保藏在含低浓度选择剂的培养基中。 2)E.coli四种接合型菌株的联系 ① F+x F-杂交→2F+ ② Hfr×F- a.过程: 结果仍是Hfr细胞和F-细胞 b.意义——接合中断法 接合中断法(即中断杂交):就是将两个菌株在培养液中进行通风培养,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把菌液放入组织捣碎器里搅拌以中断杂交,经过稀释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待形成菌落后鉴定它们的基因型。 原理: Hfr×F-杂交中的DNA转移过程存在着严格的顺序性,所以,在实验室中可以每隔一定时间利用强烈搅拌等措施,使接合细胞对中断其接合,以获得呈现不同数量Hfr性状的F-接合子。根据这一原理,就可选用几种有特定整合位点的Hfr菌株,使其与F-菌株进行接合,并在不同时间使接合中断,最后根据F-中出现Hfr菌株中各种性状的时间早晚(用分钟表示),画出一幅比较完整的环状染色体图。 ③ F’×F-杂交——性导 性导: F’菌株和F-菌株杂交时会将其带有的染色体基因带入受体细胞,实现基因重组。这种以F’质粒来传递供体基因的方式称为性导,又叫F质粒转导或F因子转导。 (三)转导 1、转导的发现: (1) 实验 鼠伤寒沙门菌的一个突变菌株LT22(trp-)和另一个突变菌株LT2(his-)在基本培养基上进行混合培养,结果在107细胞中得到大约100个原养型菌落。 (2)解释 1) U形管实验 ——沙门菌的基因重组并不是通过细胞接合,而是通过某些可过滤因子而发生的。 2)可过滤因子的特性 ①可过滤因子并不由于DNA酶的处理而失活; ②可过滤因子和从溶源性的LT22菌株得来的噬菌体(称为P22)具有相同的大小和质量; ③可过滤因子加热后失活,用抗P22血清处理后也失活; ④把抗P22的LT2和LT22菌株混合培养,在基本培养基上不出现原养型菌落。 ——可过滤因子是温和噬菌体P22。 2、定义: 通过缺陷噬菌体的媒介,把供体细胞的小片段DNA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转导。由转导作用而获得部分新性状的重组细胞,称为转导子。 3、转

文档评论(0)

2001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