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3 卷第4 期 岩 土 力 学 Vol.33 No. 4
2012 年4 月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Apr. 2012
文章编号:1000-7598 (2012) 04 -0971 -08
裂隙岩体冻融损伤关键问题及研究状况
刘泉声,康永水,黄 兴,徐朝政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1 )
摘 要:工程岩体冻融损伤问题是寒区常见的工程难题,其主要诱因是岩体中水分的冻胀融缩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冻
岩问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大体归纳为冻岩物理力学性质、相变过程、低温多场(THM)耦合、冻融损伤模型及数值分析等4 个
大方面。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及室内试验等多种途径对冻岩问题展开研究,取得了丰硕的
成果,但目前对冻岩问题的研究远未成熟,很多研究尚停留在试验探索阶段。要真正意义上揭示冻岩损伤机制,应以水冰相
变为切入点,立足细观尺度,充分考虑冻胀融缩作用与裂隙扩展的相互影响,进而拓展至冻融作用对岩体裂隙网络发展的影
响。
关 键 词:裂隙岩体;冻融损伤;低温THM 耦合;水热迁移;相变
中图分类号:TU 45 文献标识码:A
Critical problems of freeze-thaw damage in fractured rock
and their research status
LIU Quan-sheng,KANG Yong-shui,HUANG Xing,XU Chao-zhe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1, China )
Abstract: The main inducement to freeze-thaw damage of engineering rock mass is the frost heave and thawing shrinkage of
moisture in rock, which is quite common in cold regions. The researc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萨拉乌苏河流域末次间冰阶气候.pdf
- 萨顿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ppt
- 落叶松八齿小蠹伴生真菌富士长喙壳的致病性研究-河南农业科学.pdf
- 落基山国家公园全览温哥华--加拿大落基山--温哥华.pdf
- 落实治霾措施不力问题清理整改-广宗.doc
- 葫芦岛龙港区渔民村发生罕见冰灾及成因分析-海洋预报.pdf
- 蒙特梭利教室中的生态教育.doc
- 蒲信渊-中正云-中正大学.ppt
- 蒸气与蒸气配管中压蒸气配管系统上三.pdf
- 蒸汽冷凝法制备纳米颗粒-张楚珩的仓库.pdf
- 裂隙岩体流-热耦合传热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岩土力学.pdf
- 褐铁矿与固体含量对牛粪秸秆混合厌氧干式发酵的影响-环境工程学报.pdf
- 褶皱岩层高角度斜交构造裂缝的形成机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pdf
- 西准噶尔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中的石榴角闪岩-岩石学报.pdf
- 西北地区东部沙尘暴演变的气候型态与差异特征分析.pdf
- 西北地区芪草属scirp口sL研究一.pdf
- 西北太平洋中尺度涡半径与涡动能的统计关系-海洋科学.pdf
- 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的变化对台风生成的影响-气象学报.pdf
-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变性阶段强度变化的比较研究.pdf
- 西北干旱区PM10浓度特征及其与水平能见度的关系-生态环境学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