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FSJ-GC-002 ER50-6E焊接用钢盘条操作规程..docxVIP

YFSJ-GC-002 ER50-6E焊接用钢盘条操作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YF/SJ-GC-002 ER50-6E焊丝用钢盘条技术操作规程 1.工艺路线 低硫铁水→120吨转炉→LF炉→8机8流连铸→高线轧制 2.技术要求 2.1标准 执行GB/T 3429-2002标准 2.2化学成分(%): ER50-6E C Si Mn P S 国标 0.06-0.15 0.80-1.15 1.40-1.85 ≤0.025 ≤0.025 内控 0.06-0.09 0.88-0.98 1.48-1.58 ≤0.020 ≤0.015 注:钢中残余元素Cr、Ni、Cu、Mo、Pb、Sn均≤0.040%,Al≤0.005%, As≤0.010%。 2.3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510≤Rm≤540MPa;A≥28%。 2.4表面质量 盘条表面不得有裂纹、折叠、结疤、耳子、分层及夹杂。 2.5夹杂物控制 B类≤2级,C类≤2.5级;Be类≤1.5级,Ce类≤2级 3.质量考核 对于不符合本技术规程标准要求的钢坯、钢材,均纳入一次合格率考核。 4.附件 附件1、2、3分别为炼钢工艺操作要点、轧钢工艺操作要点、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要求。 附件1 ER50-6E炼钢工艺操作要点 1、冶炼工艺流程 高炉铁水→鱼雷罐车→铁水包→120T转炉→LF炉外精炼→连铸机 2、化学成份控制要求 % C Si Mn P S 国 标 0.06~0.15 0.80~1.15 1.40~1.85 ≤0.025 ≤0.025 内 控 0.06~0.09 0.88~0.98 1.48~1.58 ≤0.020 ≤0.015 转 炉 ≤0.05 0.75-0.85 1.40-1.50 ≤0.015 ≤0.020 注:①严格按内控成分控制。Cu、Ni≤0.10%,Cr≤0.15%,Ca≤0.0012%,AlT≤0.005%; ②转炉须保证精炼的进站的成份。 3、工艺条件 3.1 原材料条件 3.1.1 铁水:Si ≥0.20% ,P?0.125%,温度≥1300℃。 3.1.2 废钢:采用干燥、块度合适(单重≯50kg)、优质废钢,不得含有有色金属。 3.1.3高硅硅锰:Si≥27%;Mn≥60%;P≤0.10%;S≤0.025%;C≤0.15%;水份≤0.5%,粒度:10mm~70mm;低铝硅铁:74%?Si?80%,P?0.035%,S?0.02%,Al?0.5%,粒度 10-50mm。 3.1.4造渣料等原料应干燥,不得潮湿;严禁使用污泥球、返渣。 3.1.5 氧枪、烟罩漏水时,不得冶炼该钢种。负责人:炉长 3.2 钢包条件 3.2.1 使用镁碳钢包,要求底吹通畅,包沿清理干净,严禁使用新包、喷补包和带包底的钢包出钢,钢包正常周转2-3炉(温度要求?900℃)。 3.2.2 使用铬质引流沙,保证大包自开率?98%。 3.2.3 所用原材料要求尽量减少 Al2O3和TiO2含量。 4 转炉工艺: 4.1 转炉出站成份 % C Si Mn P S 转炉控制 ≤0.05 0.75-0.85 1.40-1.50 ≤0.015 ≤0.020 4.2 装入制度:160±1t(150+10),负责人:兑铁工。 4.3 供氧制度: 4.3.1 使用五孔(140)氧枪冶炼,采用分阶段恒压变枪操作; 4.3.2工作氧压控制在0.75-0.90Mpa,全程供氧时间15-18分钟; 4.3.3 冶炼终点前要采取低枪位操作,终点压枪>30秒; 4.3.4底吹模式:底吹全程吹氩气,气量180-260Nm3/h。 4.4 造渣制度 4.4.1保证终点脱磷效果,加强吹炼过程操作,过程化渣适量使用萤石,确保全程化渣,【P】≤0.015%,【S】≤0.020%,终渣碱度控制在2.8-3.5,终渣MgO控制在8-10%; 4.4.2全部渣料在终点前3分钟加完,补吹时严禁加入矿石/烧结矿。全程渣子化好、化透,全程禁止加入铁矾土、污泥球、返渣;遇下雨天矿石或烧结矿潮湿,使用烧结料仓中的烧结矿; 4.4.3使用萤石调整渣粘度,终渣不透不允许放钢。 4.5 出钢操作: 4.5.1 冶炼前,必须将挡渣车调整到合适状态,进行准确的定位,确保挡渣锥投放到位; 4.5.2 出钢口良好,不出现散流现象;出钢时间≥4.5min。 4.5.3出钢前打开氩气,并对钢包吹氩搅拌15秒钟,出钢过程中全程吹氩,视钢水翻滚情况调整氩气压力。 4.5.4 采用挡渣塞、挡渣锥挡渣方式,分别挡住转炉一次渣和二次渣;严禁出钢过程下渣。 4.5.5 出钢前检查挡渣塞情况,挡渣锥投放时间,当炉内钢水出到3/4-4/5时,将挡渣锥投到出钢口上方挡渣出钢。 4.6 脱氧合金化: 4.6.1 所有入炉合金必须烘烤 4.6.2放钢前先加入0.5-1kg/t低铝硅铁进行预脱氧;放钢1/4时

文档评论(0)

2001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