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史 第五章 汉朝的法律制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汉朝的疆域 第五章 汉朝的法律制度 (公元前206年—220年) 第一节?立法思想与立法概况 一、“德主刑辅”法律思想的确立 (?一)汉初黄老“无为而治”思想的产生 1、汉初的政治形势 2、黄老学派的“无为而治” 思想 “无为而治”:政治上约法省禁,以德化民。经济上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二) “礼法并用”、“德主刑辅”思想的确立 1、“德主刑辅”三个理论支柱 (1)天人感应说 (2)人性说 圣人之性、“斗筲之性”、“中民之性”。 (3)犯罪的根源 董仲舒(前179—前104)汉代思想家,政治家。广川人(今河北枣强县),汉族。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其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 其法律思想:主张以“三纲五常作为立法和司法的基本原则。主张德主刑辅。提倡“春秋决狱”。 2、“德主刑辅” 思想的确立 德主刑辅:即主张统治者应将礼仪教化与刑事惩罚两种手段结合运用,而以礼仪教化为主,以刑事惩罚为辅,以收宽猛相济之功。 二、立法活动 ?(一)西汉初期的立法活动 1、“约法三章” 2、《九章律》 3、《傍章》18篇 (二)西汉中期的立法活动 《越宫律》27篇 《朝律》6篇 (三)东汉时期的立法活动 东汉光武帝刘秀“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 。故《魏书》卷111《刑罚志》称:“后汉二百年间,律章无大增减。 ?三、法律形式(书P51) (一)律 (二)令 (三)科 (四)比 第二节? 法律内容及其特点 ? 一、刑事法律? (书P51) (一)刑罚原则 1、矜老恤幼原则 汉惠帝诏:“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满十岁,有罪当刑者,皆完之。 景帝诏:“年八十以上,八岁以下,及孕者未乳、师、朱儒,当鞠系者,颂系之” 。“鞠系”即监禁,“颂系”即免戴戒具。此令就是在监禁期间,对老幼、孕妇、盲人、侏儒等幼弱者给予免戴戒具的宽宥。 宣帝诏:“自今以来,诸年八十以上,非诬告、杀伤人,它皆勿坐。” 光武帝诏:“男子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妇女从坐者,自非不道,诏所名捕,皆不得系。” 老幼和连坐妇女,除大逆不道、诏书指明追捕之罪外,一概不得拘捕监禁。 从这几个令中可以看出,老幼犯罪可以减轻或免除刑罚,这正是把儒家矜老恤幼的道德原则法律化了。 2、亲亲得相首匿(亲亲相隐书P66) 直系三代血亲及夫妻之间,相互隐匿罪行,不予告发和作证,法律不加制裁或减轻处罚。 3、贵族官僚有罪先请原则 4、先自告除其罪(书P66) (二)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 ( 1)改革的背景原因:背景:缇萦上书     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 2)改革的内容:( 书P66) ( 3)改革的意义: ①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中国古代刑罚由野蛮向文明转变。 ③规范了劳役刑和笞刑,为后世确立笞、杖、徒、流、死的封建制五刑体系奠定了基础,是奴隶制五刑向封建五刑的过渡。 (三)刑罚的种类(书P64) (四)主要罪名(书P69) 1、危害政权罪     (1)首匿罪 (2)通行饮食罪 (3)见知故纵罪 2、侵害皇权和危害皇帝人身安全罪 (1)不敬、大不敬罪 (2) 欺谩、诋欺、诬罔罪 (3) 左道 3、危害中央集权罪 (1)左官罪 (2)漏泄省中语 (3)王侯逾制罪 4、官吏职务犯罪(书P71) (1)贪污罪 (2)选举不实罪 5、思想言论罪(书P71) (1)非所宜言罪  (2)腹诽罪 二、行政法律 (一)行政管理体制 1、中央行政官理体制 2、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二)职官管理制度 1、录用标准与限制 (1)标准 第一,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第二,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 第三,具有一定的管理才能 (2)限制 第一,身份限制。商人不得为吏;赘婿不得为吏;犯罪官吏不能为吏。禁止犯罪官吏为吏,汉代称“禁锢”

文档评论(0)

dali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