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首》课件-公开课件(精选).ppt

《诗五首》课件-公开课件(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0、诗五首 学习目标 1、整体了解各首诗的主要意思。 2、记住诗中的名句、主旨句。 3、背诵默写。 解题 《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20首。写于作者辞官归隐之后。据说,《饮酒》为陶渊明酒后即兴之作,大都表达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慨。 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是最有名的一篇。写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领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和美的享受。 诗中以即事即景的叙写说明安贫乐道的“真意”,作者认为:当隐者之心远远离开俗尘时,便觉得所在之地不偏自偏,同时也就能够欣赏自然,从自然景色领会到无限的意趣。 2.“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 总结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厌恶官场生活,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意,获 得恬静的心境。(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 活的热爱。) 2、谨记: 1)情景交融的句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写景名句) 2)总结句(主旨句)(富含哲理的名句):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写作背景 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子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大业。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其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蜀,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 才受诏入京(做供奉翰林),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被迫出京。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 行 路 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小结 《行路难》从送别酒宴上的情绪,写到自己的彷徨和失意,又因想到姜太公和伊尹的传说,终于从困惑中解脱,相信终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本诗可以帮助我们较好地理解诗人苦闷彷徨、抑郁不安但又不甘寂寞、勇往直前的起伏变化的思想历程。 练习巩固: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谨记: 1)名句: 2)写作者抑郁愤懑心情的句子。 3)写自己在人生道路上遭受挫折,感到无路可走的 两句。 4)借用典故表达自己虽然退隐,但终会得到重用的两句。 二、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 ?? 1.细节描写——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形象地揭示了英雄失意、抑郁悲愤的愁怀。 ?? 2.比兴、象征手法—— “冰塞川”、“雪满山”以自然景象象征人世现象,以路途艰险比说世途艰难。 ?? 3.用典—— ?????? (1)吕尚和伊尹的传说抒发了诗人的抱负,表现对前景的希望与信念。 ?????? (2) 南朝名将宗悫的典故,铸造出一个雄姿英发、勇往直前的壮士的形象。 龚自珍 思考以下问题: 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 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 诗中写了几种心境? 小结: 满载离愁,远归故里 自比落红,仍可护花 古代诗人描写落花 一种是怨啼鸟,怪东风,叹年华,面对落花嘘唏感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林黛玉; 另一种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其中不少昂扬向上的精神。“花落春仍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练习巩固: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谨记: 1)诗中哪句写出了诗人贫寒凄楚的生活状况? 2)由自己的苦难写到国家的苦难,中间起到过渡作用的诗句是哪句? 3)诗中哪句写出了诗人的美好愿望? 4)诗中哪句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对杜甫的评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朱德对杜甫的评价:?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题解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 754 ),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归京, 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本诗的体裁:歌行体诗、送别诗、边塞诗 课文小结 练习巩固: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谨记: 1)描写雪景最为生

文档评论(0)

小米兰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