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的应用
摘要: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独特的操作方法和疗效。中药硬膏热贴敷、穴位贴敷、中药保留灌肠等中医护理技术在儿科的应用,创伤小,疗效好,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减少了使用西药的副作用,发挥了祖国医学的优势,得到了家长的认同。?以下介绍几项中医适宜技术在我院儿科的应用。?
关键词:中药硬膏热贴敷、穴位贴敷?、中药直肠滴入?
一、中药硬膏热贴敷(经皮治疗仪)
经皮治疗的原理:将药物贴附于患者穴位上,通过相应穴位受到发热,促进血液循环,扩张局部毛细血管,增加皮肤通透性,具有维持有效的药物浓度,减少个体差异和毒副作用等优点,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及提高人体免疫力。腹泻选穴双天枢,肺炎选穴为肺腧。
经皮治疗的作用:消炎、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祛痰散结
经皮治疗的适应症:慢性胃炎、腹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经皮治疗的禁忌症:局部瘙痒、红肿充血、皮疹者。
注意事项:1、操作前向家属说明经皮给药治疗的目的、原理、意义,并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以取得合作,采取患儿易接受的体位(多取坐位),避免患儿哭闹不安。2、操作前先开机检查机器性能是否正常,调好各种参数,再将电极、药片贴于穴位皮肤上。3、治疗过程中若有报警声,应检查药片与皮肤、药片与电极是否接触良好。4、治疗后观察局部皮肤是否完整,若局促皮肤发红,即停止治疗,并给与碘伏涂擦1-2次红肿消退。
二、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的原理:是将中药研末,贴附于患者穴位上,药物成分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使之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起到的治疗作用。敷脐疗法用于肺系疾病症见咳嗽,咳痰以肃肺化痰;用于脾胃系疾病症见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以理气和胃;改善小儿厌食症状;改善小儿自汗、盗汗症状。取穴:神阙穴 。中药外敷助于退热。取穴:双侧内关穴 。中药外敷改善小儿遗尿症状。取穴:双侧涌泉穴 。冬病夏治有助于温阳利气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取穴:双侧肺俞、心俞、膈俞穴。
穴位贴敷的作用:清热解毒、止咳、祛痰散结、消肿止痛。
穴位贴敷的适应症:发热、肺炎咳嗽、气喘、感冒、呕吐、腹痛、腹泻、腹胀。
穴位贴敷的禁忌症:局部瘙痒、红肿、皮疹、水泡者?
注意事项:1、根据不同病症遵医嘱将中药研粉过筛,取适量药粉用醋(脾胃系疾病用姜汁)调成糊状,均匀摊于大小合适的棉纸上,厚薄适中,一般以0.2-0.3cm为宜,并保持一定的湿度。2、充分暴露穴位处皮肤,清洁局部皮肤,同时注意保暖并保护隐私。3、用敷贴将包好的药物贴于穴位上;观察敷药处皮肤有无红肿、瘙痒等不适。4、贴敷期间,应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的食物,避免烟酒、海味、辛辣及牛羊肉等食物。5、贴药通常保留4小时,如有红肿、瘙痒不适症状,及时停用。
三、中药直肠滴入? 中药直肠滴入原理: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通腑泻热、清热利湿止泻的作用。用于高热患儿助于退热及泄泻患儿症见便稀伴粘液,有或无腹痛症状。? 操作方法:将煎好的中药汤剂去渣凉至适宜温度(退热剂凉至室温,止泻剂凉至39―41℃),倒入灌肠袋内并挂在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约30―40cm ;取左侧卧位,臀下垫 治疗巾,抬高臀部垫小枕约10cm;?润滑 肛管前端,排气,关闭灌肠袋开关。分开臀部,暴露 肛门,轻轻插入直肠,婴儿2.5―4cm,儿童5―7.5cm,左手持肛管固定,右手打开灌肠袋开关,将药液匀速灌完,关闭开关,拔出肛管,卫生纸轻压肛门;?指导家长将两侧臀部靠拢,尽量保留药液达1小时,至少30分钟。以达到药效。? 注意事项:?1、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物前,需嘱咐患者先行排便。 腹泻较严重的患者,暂时不适宜应用直肠滴入与直肠注入疗法。 2、在操作时,药液流而不畅时,可将导尿管向外抽动或向里轻轻插入即可。 直肠给药20分钟后,药物的有效成份已吸收2/3,一般情况下,直肠给药超过20分钟而排出药物者,可以不用重复给药。 3、药物片剂一定要研细,防止堵塞导尿管。灌肠时速度不能过快,否则影响药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
以上几项中医适宜技术在我院儿科被广泛应用,另外还开展了小儿推拿,红外线,捏脊等技术。指压人中、合谷穴用于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缓解抽搐症状。其中中药硬膏热贴敷,穴位贴敷,小儿中药直肠滴入,因其无创,能明显减少患儿痛苦且操作方便,安全有效,应用范围广泛,被患儿和家长高度认同,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中医传统护理技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 VIP
- 糖尿病入院记录模板.docx VIP
- soap病历中医的书写课件.ppt VIP
- V90伺服驱动器与S7-1200通过FB284进行PROFINET通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非常详细).docx VIP
- 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过程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DB61_T 1741-2023 矿山生态监测规范.doc VIP
- 2025年广东省湛江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数字技术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研究.docx VIP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辨析修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病句——抓住病症,找出病因.doc VIP
-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年级10月质量检测练习化学试卷+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