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纪间冰期,冰川大量消融引起海平面上升,几乎所有大陆架被淹没,原来生活在这些陆地上的各种动植物,或代表陆地环境的各种沉积层和地貌,又都被淹没在海面下。原与大陆连接的半岛变成岛屿,相连的大陆被海洋阻隔。最著名的是连接亚洲陆地与北美大陆的白令海峡,曾几次成为大陆桥。 白令海峡最窄处90km,最深处62m,如海面下降50m,会出现300km宽的陆桥;如海面下降100m,则将出现1100km的陆桥。 据冰川体积粗算,冰期时的海面与现在的海面相差132m。在更新世最末次冰期中的气候最寒冷期,我国黄海海岸线东退到现今水下110m等深线附近,黄海全部裸露成陆;东海岸线最远曾退到现代海平面以下150~160m附近;日本海的海面当时也下降约130m;波罗的海岸线后退到130~140m等深线附近;大西洋陆架(美国沿岸部分)海面也下降到-130m处。 M. Milankovitch, 1941年提出地球轨道三要素(地球轨道偏心率变化10万年周期、黄赤交角(地轴倾斜度)变化4万年周期、岁差变化2万年周期)变化旋回及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有关的假说。 米兰科维奇通过准确计算,发现由于地球轨道变化使到达地面的太阳放射能的变化与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一一对应。研究成果在当时未得到地质学家的承认和重视。直到70年代海斯(Hays,1976)等人依据对深海钻孔中有孔虫壳的氧同位素变化分析,确认了冰期与间冰期的转换存在2、4、10万年周期。 米兰科维奇冰期理论是20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 目前,米兰科维奇假说已被普遍接受,认为第四纪气候变化是由于地球相对于太阳位置变化所造成。根据地球绕日运动的变化周期,计算地球上太阳辐射的变化历史与第四纪古气候旋回研究的结果比较一致。该假说虽然解释了许多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现象,但仍有一些现象不能解释,有待进一步完善。 (3)Ewing和Donn假说 用洋流和北冰洋变化来说明周围陆块冰盾的反复发生。暖期(间冰期),北极冰由于来自大西洋的暖流而被解体,引起降水量增大,周围陆地冰川增长,引起海面降低,海水变浅,陆桥浮出,阻碍暖流向北方穿透,北冰洋被冻结,降水量减小,海面再度上升,陆桥被淹没,暖流向北方移动,再度引起北冰洋冰融解,循环再次开始。该假说认为第四纪是在北极达到有利于这种循环过程的时候开始的,与地质资料有矛盾。 (4)R.F.Flint(弗林特)假说 新第三纪—更新世早期地壳上升到足够的高度,大量积雪并形成冰川,然后,由于太阳辐射波动变化便出现更新世冰期与间冰期气候交替变化。该假说把新第三纪以来的造山运动引起地形起伏及第四纪冰川的出现与太阳放射能变化联系起来,来说明气候变化和冰川的起因,即太阳地形说。 该假说较好解释了第四纪反复的气候变化和冰期、间冰期交替。但地球各部分接受太阳能的变化,却没说明。此外,如大的气候变化是由太阳地形说的方式引起的一些小的变化,仍然可由其他原因引起,这一问题仍需要研究。 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其它解释 有多种解释,但至今没有满意答案。归纳起来,有宇宙(天文学)成因、地球原因和人为成因说。 宇宙(天文学)原因 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小行星撞击。 ①太阳光度的周期变化影响地球的气候。太阳光度弱变化时,辐射量减少,地球变冷,出现冰期。米兰科维奇认为,夏半年太阳辐射量的减少是导致冰期发生的可能因素。 ②地球黄赤交角的周期变化导致气温变化。黄赤交角指黄道与天赤道的交角,其变化主要受行星摄动的影响。当黄赤交角大时,冬夏差别增大,年平均日射率最小,使低纬地区处于寒冷时期,有利于冰川生成。 地球原因:大气物理、化学方面、地壳运动的大气与海洋环流的变化或者脉动及火山等。 ①大气透明度的影响。频繁的火山活动使大气层饱含火山灰,透明度低,减少了太阳辐射量,导致地球变冷。 ②大气中CO2的屏蔽作用能阻止或减低地表热量的损失。如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到今天的2-3倍,则极地气温将上升8-9℃;如今日大气中CO2含量减少55-60%,则中纬地带气温将下降4-5℃。地质时期火山和生物活动使大气圈中CO2含量有很大变化,当CO2屏蔽作用减少到一定程度,则可能出现冰期。 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其它解释 ③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运动造成陆地升降、陆块位移,改变了海陆分布和环流型式,使地球变冷。云量、蒸发和冰雪反射的反馈作用,进一步使地球变冷,促使冰期来临。 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生产使大气中CO2增加,加强了大气的温室效应,使气温升高,近100年来,平均气温升高约0.4℃。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已成为第四纪气候变化研究的另一重要课题。 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其它解释 星际的 3.2 第四纪海平面变化 海平面意义: 地球岩石圈表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 病毒课件.ppt
- 牛津深圳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Unit 1 Encyclopaedias词汇过关(无答案).docx
- 用纸造一座桥-.ppt
-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4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 .ppt
- 2019年中考地理真题分类训练——专题十九:北方地区.doc
- Unit-4-知识点总结讲解.doc
- 苏教版中考复习难点专题突破(一)写作手法.docx
- 中考物理(真题版)专题练习题:重力势能.doc
-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测试.docx
- 2016-2017年度广东省深圳市文汇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