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腭裂患者面中部骨骼畸形的颅颌面外科整复.docVIP

唇腭裂患者面中部骨骼畸形的颅颌面外科整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唇腭裂患者面中部骨骼畸形的颅颌面外科整复 ???? ????分类号:R7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979(2000)01-0044-04 CRANIOMAXILLOFACIAL PLASTIC SURGERY FOR MIDFACE DEFORMITIES IN CLEFT LIP AND PALATE PATIENTS   唇腭裂患者均伴不同程度的颅颌面发育障碍。由于先天的发育缺陷、异常的牙功能机制及唇腭裂修复术的创伤和疤痕限制等原因,唇腭裂患者面中部畸形较一般的牙颌面发育畸形更为严重复杂。这些形态畸形和功能障碍的治疗有其特殊性。 1 唇腭裂伴发面中部骨骼畸形整复治疗史略[1~12]   虽然唇腭裂修复手术已有千百年的历史,但是,唇腭裂伴发的面中部骨骼畸形的整复外科治疗却始于20世纪初叶。Axhausen(1932)最早论述了唇腭裂伴发上颌骨后缩畸形的LeFort Ⅰ型截骨前徙手术[2]。Gillies和Rowe(1954)首先应用LeFort Ⅲ型截骨术治疗唇腭裂伴发的颅颌面畸形患者[3]。Tessier(1959)首先应用LeFort Ⅱ型截骨术治疗唇腭裂伴发颅面畸形[4]。以上均为个别病例报道。   本世纪60年代末期,颅面外科开始兴起,其大型截骨、植骨技术迅速扩展到相关学科领域。Obwegeser(1969)[5]倡导应用LeFort Ⅰ型和LeFort Ⅲ型截骨术治疗唇腭裂伴发的面中部发育障碍,并提出了高位LeFort Ⅰ型截骨术。Converse等(1970)[6]创用了适合于继发性鼻-颌复合体发育不良的锥形鼻-眶-颌截骨前徙术。Psillakis(1973)[7]提出了仅前徒发育不良的鼻-颌复合体而不破坏牙关系的改进术式。Henderson和Jackson(1973)明确提出唇腭裂伴发的上颌后缩及鼻-颌发育不良畸形是LeFort Ⅱ型截骨术的适应证[8]。   上述学者的开创性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唇腭裂伴发颌面骨骼畸形的颅颌面外科治疗和研究工作的开展。70年代以后,国外该领域的研究和临床报道逐渐增多[6,8,13,15,16]。90年代后,国内周正炎[9]、琚泽程[10]、唐友盛[17]等学者相继报道了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治疗经验。近年来,Cohen(1997)[11]、Molina(1998)[12]等将颅颌面牵开成骨技术应用于唇腭裂面中部骨骼畸形矫治获得满意的效果。 2 手术进路的选择和改进[13,16,17,21,22]   唇腭裂修复术后,腭大血管神经束可因手术受损,疤痕增生挛缩更加重了腭粘骨膜血运不良[21];唇腭裂修复术后疤痕使得腭瓣剥离困难易致口鼻瘘;疤痕的牵拉使上颌骨截骨段移动范围严重受限且易于复发[16];上颌骨前徙术使软腭前移常导致腭咽闭合不全[16,17]。因此,需要慎重选择和改进手术进路、术式以避免出现口鼻瘘、腭咽闭合不全、截骨段缺血坏死,并获得充分的截骨段移动度[13,16,21]。   由于唇腭裂腭部粘骨膜蒂血运不佳,宜采用上颌前庭沟粘骨膜纵行切口,在粘骨膜下隧道剥离以保证中面部骨段唇颊侧来源血供[21]。由于唇腭裂术后腭部疤痕的牵制使得面中部截骨段前移受限。因此,Converse[13]、Pool[21]对腭粘骨膜切口、腭骨截骨方式作了改进。Converse的作法是[13]:掀起硬腭粘骨膜瓣,水平凿断腭颌缝,LeFort Ⅰ型截骨线不变,将带有腭大血管神经束的腭骨、软腭保留在原来位置,上颌骨段则可以无张力牵制下前移。Pool等[21]认为此作法使上颌骨失去了腭大血管的血供。Pool则在腭大血管神经束浅面掀起部分厚度粘骨膜瓣,不影响腭大血管对上颌骨的血供,在硬软腭交界处横行切断腭腱膜但不切透鼻腔粘膜。经前庭沟垂直切口粘骨膜下潜行剥离鼻底与硬腭后缘切口相联通,使硬、软腭完全分离。上颌骨各壁按LeFortⅠ型截骨线截骨,既使上颌骨段保持充分的血供,又使软腭不随上颌骨段前移而导致腭咽闭合不全。 3 LeFort Ⅰ、Ⅱ、Ⅲ型截骨术及改良术式 3.1 LeFort Ⅰ型截骨术及改良术式 3.1.1 LeFort Ⅰ型截骨、齿槽突植骨和口鼻瘘修复一期完成:对于错过了齿槽突最佳植骨期(9~11岁)的唇腭裂术后面中部后缩畸形患者,Posnick[8,19,23]主张一期手术同时完成LeFort Ⅰ型截骨前徙术、齿槽突裂及口鼻瘘植骨修复术。与多数学者的手术进路不同,Posnick采用齿槽突裂隙切口和前庭沟水平切口[18,19],但不剥离腭粘骨膜瓣和腭大血管神经束。截骨后将各上颌骨段过矫数毫米,关闭牙列间隙,钛板螺钉内固定。术后戴定位板、颌间固定6周[18]。对于双侧唇腭裂,Posnick自腭侧凿断前颌骨,保留唇侧粘骨膜蒂血供来源,两侧颌骨段按LeFort Ⅰ型截

文档评论(0)

33777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