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宝鸡近代工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战时期的宝鸡近代工业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JournalofXianUniversityofEngineeringScienceandTechnology 第21卷第2期(总84期)2007年4月Vo1.21,No.2(SumNo.84) 文章编号:1671—850X(2007)02—0253—04 抗战时期的宝鸡近代工业 张敏 (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摘要:探讨抗战时期宝鸡近代_Z-业繁荣发展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借助历史资料,分析了宝鸡近 代工业发展的多种历史条件和因素.结果表明,抗战时期宝鸡的工业发展,推动了抗战的胜利,改 变了宝鸡落后的经济面貌,并为建国后宝鸡工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关键词:抗战时期;宝鸡近代_7-业;工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T_9文献标识码:A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我国东南沿海大片国土相继沦陷,西南,西北成为支撑中国抗战的大后方. 此时作为西北大后方重心所在的陕西,也成为西北工业发展的龙头地带,各种工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尤 其是地处陕西西部的宝鸡,蔚为建国前宝鸡工业发展的鼎盛时期,成为西北地区仅次于西安的工业中心, 形成了抗战时期大后方着名的秦宝工业区.目前学术界对于抗战时期陕西工业发展的整体态势作了一 定的探索口].但对曾在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工业发展过程中影响较大的宝鸡工业发展的具体研究尚未 有专门论述,本文探讨抗战时期宝鸡近代工业发展的原因及历史地位. 1工业的大发展 宝鸡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抗战前,该地区资本主义很不发达,基本上是以农业为主的封建主义经济形 态.机器工业的数量和规模几乎没有,工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当时已出现的冶铁,采煤,织布,磨面等只 是使用简单机器的生产,而动力主要靠人力,蓄力,水力.近代工业发展的步履非常缓慢.全面抗战爆发后, 宝鸡近代工业在较为有利的投资,技术,战时需要等诸多条件下,一改战前缓慢态势,各类工业迅速发展, 形成了以电力,纺织,机器,酒精,火柴,面粉等较全面的工业门类. 1.1重工业的迅速发展 抗战时期,宝鸡的电力工业得到突破性发展.战前,陕西全省只有一家西京发电厂,发电能力很小,仅 供西安市部分地区用,宝鸡无电可言.1938年,随着战区工厂不断内迁宝鸡,无论是工业用电还是居民生 活用电都很急需,电力工业的发展成为当务之急,电厂的筹建刻不容缓.为此,西京电厂在宝鸡设立了分 厂,投资400万元安装33.6kW柴油发电机,供宝鸡火车站和中山街的照明用电.不久,内迁的申新纺织厂 迁到宝鸡后,自设电厂,不仅解决了本厂的动力和照明用电,还供附近许多工厂居民用电.到1944年,宝鸡 工厂和居民用电基本得到解决. 抗战爆发后,液体燃料和酒精工业急需发展.1940年,中国银行所属的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 150万元创办蔡家坡动力酒精厂,该厂完全采用新式机器,以科学方法管理,利用陕西所产的小麦,玉,薯, 黍等原料试制酒精.1942年,该厂液体发酵装备试验成功后,酒精浓度与酒精产量大为提高,酒精浓度可 收稿日期:2007-02-02 作者简介:张敏(1965一),女,陕西省西安市人,西安工程大学副教授.E-mail:zhangm0401@126.com 254西安工程科技学院第21卷 达69.5,日产6819.15~9092.2L[2].产品一部分除供应雍兴公司西北运输处外,大部分则供应国民党 军队后勤部,这是陕西在抗战时期惟一一家用科学新法酿酒精的工厂.1941年,该公司又创办益门镇动力 酒精厂,资本6O万元,日产浓度9O动力酒精3636.88L,主要销售于西安,咸阳,宝鸡及四川等地[2].不 久,雍兴公司将两厂合并,成立蔡家坡酒精厂.同时,1941年宝鸡清油提炼实验厂成立,资本3O万元.加上 其他小型酒精厂,如宝大动力酒精厂,西华动力酒精厂,自强工业社等,使得宝鸡的化学工业有了一定的优 势. 机器工业为现代工业之母,最足以反映其他工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战前,宝鸡无一家机器制造业.战 时,随着迁陕的几家机器厂到来,该行业的面貌大为改观.1938年,申新铁工厂,洪顺机器厂等自汉口迁到 宝鸡.洪顺机器厂主要生产弹花机,轧花机等.申新铁工厂规模更大,不仅能修理各种纺织,造纸机器,还能 自制纺纱机,面粉机,织布机,造纸机等,特别是制造大牵伸粗纱机,这在后方各省是不多见的.1940年,雍 兴公司开办蔡家坡西北机器厂,资本较雄厚,初以修配纱机为主.1942年新的机加工厂竣工后,开始自制 设备扩大生产能力,主要生产纺织机械,能自制全套纺织机器.1942年底,该厂生产设备达130台.职工也 不断增加,达800余人.新中国成立之前,该厂共研制各种棉纺机23种301台;棉织机4种6台;化工设备 6种18台;面粉机8种26台;动力设备5种25台;其他设备7种17台.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